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馈岁/ 别岁 / 守岁 宋代:苏轼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除夜雪》宋 陆游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
《木兰花慢·送灶》杜文澜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芳时。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民间...
冬尽春来,春满山河, 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醉饮屠苏酒,欢声笑语响彻云霄。这首诗的头两联,可以直接当春联。诗句描绘了冬尽春来、万物更新和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辞旧迎新的愉快心情,也极有趣味。《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
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二、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三、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四、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赵彦昭〔唐代〕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岁夜咏怀 刘禹锡〔唐代〕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
15首春节古诗词,和孩子一起过个诗意年~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古往今来吟咏春节的诗词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今天和小编一起在这些春节诗词中领略传统中国年 图片设计 | 王荣佳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下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
《除夜》【宋代】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赏析: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1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但在古代,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还要齐聚喝屠苏酒。喝完之后,还要用红布把酒的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千年之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酿造屠苏酒,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