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成国学——重读《春秋繁露》 刘刚/文 儒术应帝王 汉初,政治五大支柱,韩信立“兵法”,萧何制“律令”,张苍定“章程”,叔孙通行“礼仪”,陆贾《新语》。 除了汉承秦制,也开始有了秦汉分水岭。 其时,儒术与秦制并立,缘起于汉高祖,自祭孔始,到定朝仪、作《新语》,皆由其支持,且应用于汉家政治。 刘邦...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战国以前文献中,“华”与“夏”最初只指中原人,以别于周边的戎狄蛮夷。战国以后“华夏”渐为通用词,既包括原来的中原人,又包括华夏化的戎人、狄人、夷人等。这反映出(...
依据材料“盟主通过会盟来制定新的等级礼,请侯国的排列次序由盟主确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礼仪规范成为争霸工具,故A正确。 B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 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材料显示,周王共主地位遭到巨大冲击,故排除D。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春秋争霸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盟主通过会盟来制定...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
当时法家的思想完全和春秋时期的儒家礼仪相对立,提倡是人性恶,思想的中心是:法、术、势,以法刑人,以术驭人,以势压人。毫无情面可言,完全就是服务于君王的统治,把老百姓当做战争机器,当做生产粮食的机器,完全服从于君王的意志,鲁国大将吴起因和楚国发生战争而亲自将自己的楚国妻子杀掉以示忠心,这种做法基本上违背...
君子的品德需要传播,但在古代,传播渠道稀少,文本教育缺乏,最有效传播途径,就是君子本身的行为方式。那些让人一看就懂并产生彼此尊重的行为方式,就是礼仪。礼仪是君子们身体力行传播品德的主要渠道。 正因为这样,历代君子没有不讲究礼仪的。 普普通通的人,有礼上身,就显出高贵。这种高贵,既尊敬人,又传染人。正如《...
清朝宫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通.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 拾:从材科中可获取的确切信息是 A. 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 B. 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 C. 袁昶反对...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这位思想家属于(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详...
春秋战国时期,随著周王室权力的衰落,曾经建立起来的礼 乐制度也开始崩溃。一些诸侯开始越礼使用乐舞。比如《论语》中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於上也。”与此同时,被指斥为“郑 卫之音”的“新乐”(倡优女乐)也进入了宫廷,使原先的雅乐受到民间俗乐的影响。为...
036 [春秋战国] 制礼仪,皇家威严排山倒海 1492 2023-12 037 [春秋战国] 独尊儒术,权力集于帝王家 1411 2023-12 038 [春秋战国] 广纳贤良图伟业,人才济济壮汉威 1334 2023-12 039 [秦汉气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34 2023-12 040 [秦汉气象] 一张嘴说起一个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