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认为星系演化过程的大致轮廓如下:原始星系云在收缩过程中,出现第一代恒星。在原星系的中心区,收缩快,密度高,恒星形成率也高。由于中心区的激烈弛豫,形成旋涡星系的星系核或形成椭圆星系整体。星系的自转离心力阻止赤道面上的进一步收缩,并造成不同的扁度。气体的随机运动和恒星辐射加热等因素,使得部分气体未...
2.1 星系的形态与恒星形成 2.2 内在因素 2.3 外部环境因素 2.4 中心黑洞是星系演化的推手 3. 总结 我们无法像理解恒星形成那样理解星系的形成! 星系系统要比恒星复杂很多; 星系更难观测 (z~11.9); 观测的结果也更难解释; 恒星几乎不发生相互碰撞,但星系在其演化中会遭遇碰撞和并合,这使得非常难以揭秘星系的演化...
在星系之间的广大区域,是极其稀薄的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具有宇宙的纤维状结构,并且比宇宙的平均密度要高。我们将这样的物质称作星系际介质。这些介质通常是氢元素发生电离后形成的,含有等量的电子和质子。星系际介质的密度通常能够达到宇宙平均密度的10~100倍,在一些富星系团内能够达到平均密度的1000倍以上。在人类...
“这是全世界一直在探索的东西。”蔡峥说道。据悉,此次研究首次对星系的循环气流进行了清晰成像,这对于人类理解星系“生态系统”及星系演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蔡峥团队首次对星系的循环气流进行了清晰成像并发现其中规律。受访者供图 揭开星系内外气体流动过程谜题 “星系吸积星系外气体形成恒星”的详细过程,一直是天体...
星系是天文学研究浩瀚宇宙天体的一个名词,星系起源一次宇宙大爆炸,历时三分钟,又经过38万年后演化成现代的星系。星系、星团有无数个,银河系就包括在其中。组成银河系的主要是恒星、行星、星云。恒星大约有三亿颗,而恒星是发光发热星体,发光发热靠的是裂核反应,譬如:太阳就是一颗恒星,它的化学成份由氢、氦...
演化模型 原星系云坍缩到一个临界密度时,会碎裂形成质量0.1~100M⊙的恒星,其原初化学组成主要是氢和氦,通过内部的热核聚变,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合成钙、氧、镁直至铁等重元素。这些重元素或者经对流上翻到恒星表面以星风形式流出,或者主要在演化终结时经超新星爆发抛入周围星际空间。新一代恒星从这种重元素增...
它们的诞生、演化和宇宙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一、星系形成的序曲 星系形成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宇宙的诞生时期,即宇宙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后,宇宙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胀,温度急剧下降。在这个初期的宇宙状态中,物质非常稀薄,主要由氢、氦等简单元素组成。然而,正是这种剧烈的大爆炸密度并不均匀,而微小的密度涨落开启...
不规则星系是形状不规则的星系,它们通常缺乏明显的对称性和旋转结构。不规则星系可能是由星系合并、相互作用或其他外部扰动所导致的。1.3 星系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星系合并、星系内的恒星形成和活动核心 星系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三个主要驱动力是星系合并、星系内的恒星形成和活动核心。星系...
银河系中星系演化的研究是天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历史,还可以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在银河系中,星系的演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最初的宇宙中只有氢、氦等元素,随着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更多的元素被合成出来,这些元素在恒星爆炸时被释放到星际介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