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皋天不宜。’1、皋háo 号呼;呼告。2、宜,所安也。――《说文》是夫子说的,这句偶米看过(可能不准)。意思:用“心”去斋戒,还有什么能影响(打扰)它吗? 能够影响它的只有你自己。如果,...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5),一宅而寓于不得已(6),则几矣。绝迹易(7),无行地难(8)。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9)。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
然又不得已而言之,故可以枉言:易之所言者,时也,运也,命也。时,乃时间,趋势。太阳之升落,月亮之圆缺,花开花落,春夏秋冬,此即为时。天地万物,本为阴阳之气,气之所凝而成物,物之所动而成势,势之发动而生变化。《易经》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
《曾国藩家书》是一部集智慧、情感与人生哲理于一体的传世之作。其中,一句“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深深触动了我,它既是曾国藩修身养性的经验之谈,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应该铭记的警世恒言。“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这句话道出了人心的复杂与善变。人心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
恰恰是这些不符合《易》之本文或与传统易学相违背的观点和思想表现出勃勃的生命力,推动易学不断地发展和臻于完善。如清儒全祖望所言:“康节之学,别为一家。或谓《皇极经世》只是京、焦末流,然康节之可以列圣门者,正不在此,亦犹温公之造九分者,不在《潜虚》也。”(《宋元学案·百源学案》)也正因为如此...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出自宋代朱熹《孟子精义》中的吕希哲语录。 释义:天下最难以把持的是内心,最容易被沾染引诱的是欲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引用这句话,旨在强调不忘初心、...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的《四书或问》,是朱熹引用北宋哲学家吕希哲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天下最难以把持的就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人的欲望。《四书或问》为宋朱熹撰,共三十九卷。朱熹既作《四书章句集注》,复以诸家之说纷纭,因设为问答,明所以...
郭彧著《易学百问》之七 7.问:邵雍为什么说“老子知易之体者也”? 答:孔子十翼《系辞》所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在说“易之体”。 北宋五子之一邵雍,在《皇极经世》一书里面说:“老子,知易之体者也。”还说:“《老子》五千言,大抵皆明物理。”可见,邵雍认为《老子》与...
他指出,“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见于宋代朱熹的《四书或问》,意思是说,天下最难以把持的是内心,最容易被沾染引诱的是欲望。
桓公曰:“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见之。或曰:桓公不知仁义。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故伊尹以中国为乱,道为宰于汤;百里奚以秦为乱,道为虏于穆公。皆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