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陵寝中,长陵保存的明代原貌建筑最完好,且建筑规模也最宏伟。这座陵寝从明代正式迁都北京以前便开始建设,兴建年代比紫禁城还要早一些。明长陵主体建筑布局基本模仿自南京明孝陵,但在孝陵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这也成为了北京其余明代皇陵的摹本。俯瞰明长陵 杨征 摄长陵有两座碑亭 永乐五年(1407),朱棣的皇后...
明成祖在位期间,曾主持编撰过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卷帙浩繁,相传正品就在朱棣的地宫中陪葬。明长陵完美地运用风水理论,将建筑融入天、地、山川,选址独道,长陵背后的天寿山主峰上的“龙脉”,由高及低,逶迤而下,一直到长陵穴地。明长陵就是整个天寿山陵区的“上吉之穴”。 三、明...
在北京昌平区的天寿山南麓,矗立着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明长陵祾恩殿。这座殿宇不仅是明朝皇陵中最为宏伟的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然而,真正让这座殿宇名扬天下的,却是它那60根巍峨挺拔的金丝楠木柱。世人皆知金丝楠木珍贵,却不知这座殿宇竟用了整整60根如此珍稀的木材。这些木柱中,最...
明长陵环球网 发布时间:08-0614:02环球时报在线(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公元1409年开始营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到清顺治元年即1644年营建崇祯朱由检思陵,历经200多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明十三陵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
明长陵简介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一、墓主明成祖朱棣及皇后徐氏生平 明成祖朱棣一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
明长陵 首页 十三陵概况 景区动态 VR景点 线上博物馆 景区美景 在线预订
长陵为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为十三座帝陵中建筑规模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营建时间最早的一座。此后的十二座帝陵基本都遵从长陵的规制,只不过规模有所不同(有的皇帝崇尚节俭、有的是当时国力较弱)。长陵由神道和陵园两部分组成,地面建筑保存的还可以,下面依次介绍一下:...
明长陵,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十三陵中最为显赫的一座。作为明代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及其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它不仅是十三陵的祖陵,更是历史的见证。🏛️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历经四年,地宫终于在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而地上的建筑则在明宣德二年(1427年)完工,历时...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明长陵在十三陵中属于建筑规模最大的三座帝陵之一,其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