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昔篇章,大别之为有韵无韵二类,其有韵者,皆诗之属也。其后因事立名,支庶繁滋,而本宗日以痟削,诗之题号,由此隘矣。彦和析论文体,首以《明诗》,可谓得其统序。然篇中所论,亦但局于雅俗所称为诗者,则时序所拘,虽欲复古而不可得也。品物词人,尽于刘宋之季,自尔迄今,更姓十数,诗体屡变,好尚...
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葛天乐辞,《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弦。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及大禹...
春日闲居 徐熥 草阁春方暮,柽阴日未斜。蜗涎分断壁,莺语共邻家。曲坞藏修竹,轻云覆落花。卑栖有至性,长此卧烟霞。这是一首闲适五言律诗,时间已经进入暮春时节,一株柳树树荫浓郁,因诗人闲居在家,所以感觉太阳迟迟部落山,以至于自己无所事事,百无聊赖。蜗牛在断壁上爬行,留下的蜗篆似乎是要将墙壁分开。
《文心雕龙》(明诗第六)醉虾包子 立即播放 打开App,看更多精彩视频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6 0 03:50 App 《文心雕龙》(辨骚第五) 90 0 03:50 App 《文心雕龙》(祝盟第十) 8 0 03:31 App 《文心雕龙》(诠赋第八) 4 0 03:26 App 《文心雕龙》(颂赞第九) 11 0 03:45 App 《文心雕...
明诗第六 【原文】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葛天乐辞,《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弦。至尧有《大唐》之...
明诗第六 书名:文心雕龙作者:刘勰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 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葛天氏乐辞云,《玄鸟》在...
《明诗》是《文心雕龙》的第六篇。本篇主要讲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发展历史及其写作特点。楚辞、乐府、歌谣等其他形式的诗歌,《文心雕龙》中另以专篇论述。 明诗开始刘勰的专业性就体现出来了,说的一看就是内行话,…
文心雕龙明诗第六 明诗第六 【原文】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①,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②。 【注释】 ①舒文:展布文辞,承上“永言”、“发言”而言。载实:载其情志,承上“言志”、“为...
汉初四言((1).四个字。多指诗句的字数。《宋书·乐志一》:" 魏氏哥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国风》、《雅》、《颂》之诗,率以四言成章;若五、七言之句,则间出而仅有也。"
明诗第六 【原文】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①,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②。 【注释】 ①舒文:展布文辞,承上“永言”、“发言”而言。载实:载其情志,承上“言志”、“为志”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