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在云南流放期间,只有少数几年是和夫人黄峨在一起的。并非黄峨受不了流放之地的苦寒,而是杨慎不忍心因为自己的错误让夫人受苦。黄峨也是一个大才女,她和杨慎是少年夫妻,感情甚笃。几次想陪着丈夫到云南,结果都被拒绝。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杨慎因杨廷和病倒回乡,黄峨坚决要跟随,杨慎才答应夫人到云南共同居...
1、《临江仙》杨慎〔明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1524年,杨慎因得罪世宗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正好见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樵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
余生35载,杨慎都没有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赦免,最终病逝于云南,终年72岁。巡抚云南的右副都御史游居敬,派人将杨慎的灵柩送回新都,葬在了杨廷和的墓旁。 杨慎去世八年后,明穆宗朱载坖上位,追封他为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杨慎被追谥"文宪"。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遭此意外的打击,杨慎并没有灰心失望。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杨慎终于1511年二十四岁时,殿试第一,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517年,明武宗要微服出巡居庸关,杨慎一心匡正天下,杨慎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责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武宗根本不理睬,依旧我行我素。杨慎无可...
杨慎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其著作多达四百多种,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金石书画等多个领域,后人将其作品整理为《升庵集》流传后世。杨慎最终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永昌卫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去世后,其高尚品格与卓越贡献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明穆宗与明熹宗先后追赠和追谥他为光禄寺少卿和“文宪...
高中状元后,杨慎顺利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这一职位,主要负责参与编撰武宗起居注等事务,可谓是站在了一个很高的官场起点之上,众人也都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盼望着这位年轻的才子能在朝堂之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朝堂风云,仗义执言 (一)劝谏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
”然而,世事难料,嘉靖皇帝并未采纳他的谏言,反而下令将杨慎等134人投入大牢,施以残酷的廷杖之刑,最终将杨慎贬为云南边将。这一巨变,使杨慎这位天之骄子的仕途瞬间跌入谷底,踏上了一条曲折的人生道路。然而,命运的捉弄并未就此结束。在贬谪的途中,杨慎遭遇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原来,在他父亲杨廷和公正无私的...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弘治元年(1488年)生于四川成都,他家世显赫,其父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杨慎自幼习诗文书法,杨家收藏巨富,他又博闻强识,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才子了。明正德六年(1511年),年仅23岁的杨慎中状元。杨慎仕途并不顺荡,常遭贬谪,为官期间游历各地,在经史、地理、金石、书画、...
杨慎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十一岁会诗,十二岁能文,十三岁以诗文传名。二十四岁科举殿试第一,一举状元夺魁,官授翰林院修撰。明正德朝,因武宗怠政,犯颜直谏不纳,愤而辞官归家。明世宗继位,杨慎复为翰林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