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严嵩还大肆拜访一些退休在家的前大臣,比如内阁大臣费宏,严嵩就多次前去拜访,向其请教为官之道。后来费宏复出,成为内阁首辅后,对严嵩的支持非常大。通过结交名士,以及有影响力的大臣,让严嵩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也都认为他是一个有才学的正义之士。自己没有影响力、没有地位的时候,就去结交比自己厉害的...
有人认为,这是嘉靖皇帝给严嵩留了一条生路,但事实上,嘉靖皇帝并没有直接参与判决严嵩的事件中。判决严嵩、严世蕃父子以及他的党羽,是由与严嵩争斗十余年的新晋内阁首辅徐阶主持,经过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法司会审后定罪。严嵩、严世蕃父子的罪证罄竹难书,在审理上并不困难,但如何给这父子俩定罪,却是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因其权谋和智略而名垂青史,严嵩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明朝中期的权臣,他的生平故事充满了权力的游戏、政治的阴谋,以及个人命运的起伏。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严嵩的生平、他的权力巅峰、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从而揭示出他所代表的历史教训。一、早年经历:从书生到权臣 严嵩,字惟忠,号文...
严嵩中进士后,被授予庶吉士,没过多久便成为翰林院编修。有明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非进士不如翰林,非翰林不如内阁!也就是说若你考不中进士的话是不能入翰林苑的,若你不是翰林院出身则不能入内阁。正是有了入翰林的经历,为严嵩将来入阁拜相打下了基础。1508年,严嵩的祖父去世 1509年,严嵩母亲去世 ...
严嵩在朝廷内树大根深,他收了30多个干儿子,那些没血性的官员为给自己找个靠山就投奔了严嵩。严嵩将他的干儿子们把持朝廷各个部门,如此朝政大权就牢牢控制在他手里了。严嵩也不顾忌北部敌对势力对明朝的巨大威胁,其实终其明朝一朝北部毕竟一直都在骚扰中原地带。后来北方蒙古鞑靼部落强盛起来,对明朝构成强大的...
从严嵩的社交方式来看,他能在官场上晋升迅速,快速飞黄腾达,都与他所交往的高端人脉有很大的关系。严嵩所交往的高端人脉,地位很高,是内阁首辅。在明朝时期,能得到内阁首辅的赏识和提携,升迁自然就会变得容易了。严嵩的厉害之处,就是多届内阁首辅,都在不遗余力地提携他,比如杨廷和、杨一清、费宏、张璁、夏言...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 江西省分宜县人,是明朝中期的著名官员,他一生充满了贪腐和权力的斗争。严嵩,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严淮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权力的人,自然就对严嵩寄予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光耀门楣。于是严嵩从小便被悉心的栽培,加之他本身聪颖过人,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
在嘉靖皇帝在位的45年时间里,唯有严嵩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时间最长。从这也可以看出,严嵩的为官手段有多狠了。严嵩是如何为官的呢?从他为官的方法来看,只要满足皇帝的这两个需求,就能让自己成为赢家。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侍奉在皇帝身边的人,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严嵩即使会柔媚之术,能讨皇帝欢心...
严嵩父子把持朝政20多年,全力排斥异己,残害忠良,百官称严嵩为“大丞相”,严世蕃为“小丞相”。他们扶植党羽,结党营私,四处勾连贪渎,捞取不义之财。上行下效,各级官吏大行贪财枉法之勾当,直接将国库贪空,将民心贪散,将大明上下搞的乌烟瘴气,苦煞了天下百姓。更为可恨的是,严嵩还私吞军饷,致使明朝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