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míng míng dé ] 明明德是儒学三纲之一。 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和风细雨 宵衣旰食 庞然大物 当仁不让 揠苗助长 无动于衷 春风化雨 望尘莫及 ©...
明晓和彰明道德的最高境界。《大学》的重要命题,朱熹称其为《大学》三纲领之一。引证解释 前一“明”字旧说有作彰明、显明解,有作明察、明晓解;后一“明”字有作“至”解,有作“光明”解。《大学》首章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郑玄注:“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至德,即...
一、何为明明德?“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是个动词,彰明、让……明亮起来的意思;第二个明是个形容词,意思为光明的、美好的;明德,即是光明正大的、美好的品德。明明德,就是让我们光明美好的品德明亮起来。二、明德从哪里来?很多人认为光明美好的品德是后天习得的,其实不然,明德为人之本有,与生俱来。何以证...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被要求背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但真正理解它的人却不多。其实,“明明德”这几个字虽然简单,但背后的意义却非常深远。在《大学》的开头,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古代圣王的赞美,更是对明君形象的描绘。当我们深入探究时,会发现“明明德”不仅仅是点赞圣主,更是对政治素质的一种要求。所以...
北京明明德教育是全国首家“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师资团队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院、北京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有关青少年心理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 学校介绍 北京明明德教育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右脑开发师、记忆训练师、思维导图培训师、行为习惯训练师、全日制...
这句话分为两部分,前一字“明”是动词,是通晓、明白、理解的含义,后二字“明德”是指极为完美的德性。放在一起,“明明德”就是能够明白理解人所具有的一种高尚完美的德性。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德性,才能美善光辉之德发扬光大。世间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孔子看来,“明德”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具备的,但却...
朱熹对“明明德”的解释是:“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这其中所谓“人之得乎天”契合的是《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的意思,即所谓的:人的自然秉性承袭于天,顺着天赋秉性行事便是道,即所谓的“率性谓之道”。可见,“明明德”乃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朱熹的后边的“虚灵不昧...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大学之道》中提到的“明明德”是指什么? A. 明白道德 B. 彰显德行 C. 明确道德标准 D. 光明正大的行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这句话源自《大学》开篇,是古人对大学教育目的的经典阐述。 详细解释: 大学的主旨。 “大学之道”,可以理解为大学教育的根本原则或宗旨。“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原则、道理或路径,是人们在追求学问、修身养性过程中应遵循的核心理念。 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