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设立南直隶,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都城北迁后南京明故宫渐趋冷落,此后数百年间,自然损坏很严重。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行动,明故宫又经受了一次较大的破坏,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地上建筑已不存。今天在明故宫的遗址上...
虽说明故宫前后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长达54年之久,但遭到的第一次规模性破坏却来得很早。明建文帝四年(1402年),也就是明故宫完工的第10个年头,燕王朱棣在攻破京师后,“都城陷,宫中火起”,烧毁了奉天殿等宫殿。这是明故宫建成后的第一把大火,不过很快就被修好了。同年七月十七日,...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经历600多年的战火和城市变迁,明故宫大部分地面建筑毁佚,其中消失最彻底的当属皇城的东线。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一份批复函透露,南京李府街道路拓宽改造中,新发现了城墙遗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向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求证,基本确认遗迹为明故宫皇城东线城垣,系首...
南京明故宫遗址的规模、轮廓清晰,地面遗存有午门、内五龙桥、外五龙桥、东华门、西安门、玄津桥以及奉天门遗址、西华门遗址等,周围还有一批散落的石柱础、螭首、石刻构件、石碑等。 目前的主要遗址有午朝门、明故宫遗址公园、内护城河、西华门和东华门等...
明故宫遗址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南京独特价值和明文化的不可或缺内容。南京明故宫始建于1366年,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54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明故宫遗址公园于1986年设立,以中山东...
03 南京明故宫 北京中轴线项目的成功,说明历史遗产是可以被数字化的,而且数字化之后也有着很好的表现手法,不管是从科普的角度,还是从遗迹再现的方式,都表现不俗。那么南京呢,对于明故宫周边的拆除以及重建显然是不现实的,至少困难度极高,但数字化复原确实完全可行。而且我认为不单是简单的复原明故宫,包括城墙...
六百多年前的时光里,明故宫在古都金陵(即今之南京)横空出世,气势磅礴,宏伟壮丽。这座宫殿的选址,源自于朱元璋在刘基(亦称刘伯温)的睿智建议下,亲自挑选的龙脉之地。此地山环水绕,犹如龙盘虎踞,堪称为帝王之家的理想居所。这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究竟为何最终会遭受到毁灭性的焚烧,甚至经历了拆除与挪用的...
南京明故宫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由朱元璋下令开始建造,选址在南京市中心东部,初称 “吴王新宫”,后又称 “皇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新宫建筑规模有限。明朝洪武元年(1368 年),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设午门左右两阙,增建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洪武...
南京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皇宫,又称明故宫,旧称紫禁城,皇城面积6.53平方千米,宫城面积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南京故宫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是遵循礼制秩序的典范,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