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为了表达自己的特权,每天都要去见明英宗,哪怕皇帝不召也要去,所言之事、稍有不从,便骤然变色。石亨的侄子石彪也是一员猛将,夺门之变后就升任都督同知,并以游击将军之职率军到大同防守,屡次击败蒙古人,被封定远侯。石彪长得像石亨,骄横做法也和石亨一般。在天顺三年,石彪请让千户杨斌等奏保,让石...
毛文龙在天启三年上书皇帝,希望朝廷能够每年拨款一百万两白银,他将带领明军在两年之内灭掉后金。明朝政府嘉奖了毛文龙,但是拨款这事儿未予理睬。天启五年,毛文龙再次上书朝廷,要求每年拨款一百万两白银,他将在两年之内灭掉后金。这一次毛文龙言辞激烈说,如果我不能两年平辽,甘愿以欺君之罪,以军法处之。这就是传...
全球连线|跨越四百年的传承 明将陈璘架起中韩友谊“连心桥”新华社广州7月9日电 400多年前,朝鲜半岛爆发壬辰倭乱,中国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应朝鲜国王请求出兵援助,明将陈璘率兵在露梁海战中大败倭寇,立下赫赫战功。陈璘的功绩在中韩两国人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天他还有后人生活在韩国。陈璘最后落籍东安,...
《明史·李成梁传》记载“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也就是说李成梁的家族是从朝鲜迁徙到辽东的,后来在辽东担任了铁岭卫指挥佥事,进而长期居住在辽东了。《李氏谱系》还记载“李氏原籍朝鲜人也。明初渡江内附游至铁岭。因慕风土淳厚遂家焉。卜茔域于铁岭东南崔公堡之东族人称为老坟...
张玉的三子张軏则参与夺门之变,将明英宗朱祁镇再次扶上皇位,之后被封为太平侯,死后又被封为裕国公。至此,张家已经先后获得一个侯爵、三个公爵、一个王爵,堪称明朝最为显贵的家族,甚至与开国六公爵中的徐达、常遇春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后,张家代代袭封英国公,地位甚至可以和亲王相提并论。明朝时,...
在明早期冷兵器为主,盔甲式样以金属札甲为主;到了中晚期火器使用渐多,盔甲以轻便的布面甲和锁子甲为主。抗倭战争在嘉靖年间,在战争中火器已经十分普及,布面甲已经很常见了。由于明代的铠甲只能官造并由官府武库贮藏,个人私藏铠甲是大罪有谋逆之嫌。所以明代军人的铠甲装备只能在在战时由国家武库统一调配发放...
明朝名将胡宗宪,是一位趋炎附势的厚黑学大师,还是一位民族英雄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曾经安排人编撰过一本《皇明祖训》,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明版的“皇帝的自我修养”。朱元璋在这本书里,给后代留下了很多的宝贵经验,也有一些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在这本书中,朱元璋提到过十五个“不征之国”。朱元璋认为这些...
努尔哈赤也没忘记李永芳,他特意将抚顺城内的一千多降人分给李永芳。 努尔哈赤任命李永芳为三等副将,同时还将自己的孙女(第七子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了他,这使得李永芳的地位得到提升,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人“额驸”。自此,李永芳开始死心塌地的为后金效力。 抚顺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明神宗大怒,调集十余万大军,兵...
可惜好景不长,万历十九年(1591),父亲李成梁被言官以“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为由被弹劾,年末明神宗朱翊钧便罢免了李成梁在辽东的职务。很快,第二年,宁夏镇原副总兵拜父子与蒙古河套部落便勾结发动了叛乱,连克数城,朝廷震动。本来朝廷希望派李成梁出战将功折罪,但是几番波折,最终朝廷决定任用其子李如松出任提督陕西讨...
作者对袁崇焕的悲惨结局表示了一定的同情心理,写了4个字:“天下冤之。”这是说,天下人都为袁崇焕感到冤枉。袁崇焕一死,明朝就进入倒计时阶段,“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谁也不曾想到的是,清朝入关后,清朝乾隆皇帝给袁崇焕正了名,平了反。【参考资料:《明史·袁崇焕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