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隙ALOHA(简称SA)是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常用的防碰撞算法。1972年,Roberts提出了时隙Aloha,它是对纯Aloha的一种改进,其基本思想是把时间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时间片,所有用户在时间片开始时刻同步接入络信道,若发生冲突,则必须等到下一个时间片开始时刻再发送。该方法避免用户发送数据的随意性,减少了数据冲突,...
时隙Aloha使用固定的时隙来进行数据传输。这些时隙通常是等长的,并且每个时隙都用于传输一个固定大小的数据包。当一个节点想要发送数据时,它必须等待下一个可用的时隙,并在该时隙中传输数据包。如果在同一时隙中,多个节点进行了数据传输,它们的信号将相互干扰,导致数据包丢失。 当一个节点在发送数据包时,它会向其他节...
一、纯ALOHA协议纯ALOHA协议思想:不监听信道,不按时间槽发送,随机重发。想发就发二、时隙ALOHA协议时隙ALOHA协议的思想:把时间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时间片,所有用户在时间片开始时刻同步接入网络信道,若发生冲突,则必须等到下一个时间片开始时刻再发送。 控制想发就发的随意性 三、关于ALOHA和时隙ALOHA 回顾–介质访问控制...
时隙ALOHA 协议 : ① 时间片分割 :将 时间 分成 若干 相同的时间片 ; ② 接入信道 :所有 用户 在 每个时间片开始时 , 同步接入网络信道 ; ③ 冲突机制 :如果 接入信道时 某 用户 与 其它用户 发生冲突 , 那么 等到下一个时间片再开始发送 ;
时隙ALOHA算法的基本原理:把时间分为离散的时间段(时隙),每个时隙对应一帧,这种方法必须有全局的时间同步。在RFID系统中,所有应答器的同步由阅读器控制,应答器只在规定的同步时隙才传送数据,并在该时隙内完成传送。区别:时隙ALOHA算法要么成功发送要么完全碰撞,所以在纯ALOHA算法的基础上将系统的利用...
时隙ALOHA(S-ALOHA)工作原理:冲突重发 站1 t 冲突重发 站2 t 为什么时隙ALOHA能改善性能?一个帧成功发送的条件?T0内不能有多于两个帧到达。S=Ge-G 为了同步个各站,需要一定开销 S-ALOHA的吞吐量 S 0.40 时隙ALOHA 0.30 0.20 0.368 S=Ge-G 0.100.184 纯ALOHA S=Ge-2G G 0.51.01.52...
两种算法的性能差异主要体现在理论最大吞吐量上。原始ALOHA的最大信道利用率约为18.4%,意味着在100个时间单位里,只有18个单位能成功传输数据。时隙ALOHA把这个数值提升到36.8%,相当于传输效率翻倍。这种提升主要得益于时间分割带来的碰撞窗口缩小。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系统复杂度和性能需求。原始ALOHA实现简单,适合对...
6. 简述时隙ALOHA的基本思想。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 把信道时间分成离散的间隙,每个时隙为发送一帧所需的发送时间,每个通信站只能在每个时隙开始时刻发送帧,如果在一个时隙内发送帧出现冲突,下一个时隙以概率P重发该帧,以概率(1-P)不发该帧(等待下一个时隙),直到帧发送成功。
多通道时隙ALOHA是一种多址随机访问协议,用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用户环境中实现异步通信。它将时间划分为一系列时隙,并使用多个通道来进行并行传输。 以下是多通道时隙ALOHA的基本原理: 时隙划分:时间被划分为一系列固定长度的时隙,每个时隙用于传输一个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