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赣西边陲的萍乡市湘东区民间有句俗语:河里赛水龙船,岸上划干龙船。划旱龙船也叫划干龙舟,因靠近萍水河湘东段,是湘东端午节前后由来以久的一大民俗活动。据老《萍乡县志》和《湘东诗苑》第一期里记载,湘东划旱龙船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83年前后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所作的萍乡竹枝词为证:“东去湘西写...
汕尾海陆丰民系文化:湖东旱龙船 湖东旱龙船,又称“山龙船”。是靠海的湖东人民每年端午节见惯了水上龙船竞渡,模仿水上赛龙船划行动作,在陆地上象征性地划龙船。相传始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由当地爱好者吴陆首创,至今已有380年的悠久历史。在历代民间艺术传承中,逐渐成为海陆丰民间文艺活动不可缺少的...
湖东旱龙船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都会在乡镇或街道上巡游庆祝,陆丰首届“民间文化节”上同样可以看到湖东旱龙船的身影,早期也曾到中山、澳门等地外出表演。 作为湖东旱龙船的“忠实粉丝”,王木清从1984年起就开始管理湖东旱龙船非遗项目的相关工作,从策划活动到组织演员排练演出,四十年初心不...
富有地方特色的旱龙船是本地群众喜爱的文艺活动表演项目之一。湖东 “旱龙船”是“龙船划行”造型景,因...
儿童们载歌载舞。 杨华峰 摄 儿童们进行吹龙船比赛。 杨华峰 摄 儿童们用蒲扇吹动龙船。 杨华峰 摄 儿童们进行吹龙船比赛。 杨华峰 摄 5月9日,湖南怀化沅陵县当地儿童以纸扎的龙船和蒲扇为道具,在平坦的陆地上举行吹龙船、赛龙船、舞龙船等“旱龙船”游戏。据悉,沅陵是“全国传统龙舟赛之乡”,“旱龙船...
旱龙船,又称干龙船,在黄梅各地流传,主要在蔡山、新开、小池、分路、城关一带,今在蔡山。它是一种曲艺说唱艺术,在以前,是民间艺人乞讨谋生的手段。《黄梅县志》记载:“划干龙船,是木制小龙船一只,龙口张开。内供龙神。表演时,用小铜箔两个,一扬一复,使其发音,配以歌唱。表演者为男子。” ...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赛龙舟是民间一项常规的民俗文化活动。但是在3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这一天,苏仙区栖凤渡镇岗脚村祠堂及村里大街小巷好不热闹,村民居然划起了“旱龙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随着村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岗脚村传承了700多年的传统文化项目“旱龙...
广东的“龙舟歌”与黄梅县的旱龙船,从龙舟的制作到表演形式都很相近。《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载:“龙舟,又叫龙州歌···流行于珠江三角州。起源的说法不一:一说清乾隆年间由广东顺德破落子弟所创。是水上渡船“龙舟佬”卖唱时的腔调;一说是天地会等团体作为宣传革命而编创。演唱时一人手持木雕小龙舟(舟上...
土家族的旱龙船是一种独特且富有文化意义的艺术形式。这种小船由3尺长、1尺多宽的薄杉木板制成,底部装有四只木架,顶部横置一木扁担。船内设有尺把高的1.5尺长船蓬,里面供奉着一对特别的人头塑像,男为红脸的罗公,女为白脸的罗娘。据说他们是伏羲兄妹,红脸的代表兄长,白脸的代表妹妹,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