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烈兀获悉长兄蒙哥汗在南宋四川地区战死,诸兄弟陷入了汗位的争夺,决定率主力东归,只留下怯的不花率领5000人留守叙利亚。 当旭烈兀回到波斯时,得知同父同母的四弟阿里不哥、二哥忽必烈两人进行大汗争夺之战(旭烈兀排行老三,蒙哥老大),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支持阿里不哥,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钦察汗国因距离蒙古帝国本...
蒙古大汗的位置再次空了出来,旭烈兀忙着回去支持哥哥忽必烈继位,所以放弃了这次西征。等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便将旭烈兀打下来的地盘赏赐给了旭烈兀,公元1264年,忽必烈加封旭烈兀为伊利可汗,这就建立了伊利汗国。很多人问,旭烈兀建立了伊利汗国以后,为啥不回来了,我觉得这就很有意思了,他有很多理由不回来。第一...
总的说来,这旭烈兀在整个西亚的军事扩张活动不仅直接改变了当地的政治格局,甚至还改变了各地宗教以及各级政权的力量对比,除了西亚地区之外,甚至于还对欧亚各地以至于非洲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而这伊利汗国本来就与元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使丝绸之路格外通畅,而中国的那些先进文化发明也得以传播到西方。当然...
之后,旭烈兀进军叙利亚。1260年,占领了大马士革。当旭烈兀正准备继续西进时,蒙哥去世,旭烈兀随之停止前进,回师阿塞拜疆。忽必烈继任大汗后,封旭烈兀为伊尔汗(意为波斯的统治者),统治其所征服的地区,伊尔汗国随之建立。伊尔汗国,连同成吉思汗生前分封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拔都(成吉思汗之孙、术赤之子)...
1264年,忽必烈正式册封旭烈兀为伊利汗,统治阿姆河以西到埃及以东的领地,伊利汗国正式形成。也就是在同...
“伊利汗国”源自突厥语,象征着隶属于元帝国,其领土涵盖今日的高加索、伊朗和伊拉克等地,曾是古波斯的统治区域。在元世祖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时期,旭烈兀支持忽必烈,并获得了对其领地的正式承认,即“伊利汗国”,其都城位于阿塞拜疆。元世祖将阿母河以西至密昔儿边境的波斯地区划归旭烈兀,...
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对土耳其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考察了位于该国凡城省境内的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第六子旭烈兀建立的伊利汗国夏宫遗址的蒙土联合考古队的发掘研究工作进展。历史文献记载,旭烈兀于1259年秋季途经此地时,考虑到当地优越的牧场和地理环境,决定在此建造宫殿,建筑工程于1261年开始,1265年竣工。蒙古国立...
旭烈兀汗国最后的几个..回复 三等官安吉拉 :不是,拜占庭被十字军攻克君士坦丁堡后,拉丁帝国成立,虽然只存在了57年,
在伊利汗国,曾经拜倒在蒙古铁骑下的一支突厥人,在汗国没落的时候,悄悄的崛起,最后建立起了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那么,他是怎样崛起的呢? 我们先把目光去到北方的蒙古草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各路少数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台,遥远的如大汉时期的匈奴、随后的鲜卑,唐朝时期的突厥,宋朝年间的契丹、大金和蒙古,等等...
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或伊儿汗国,成吉思汉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既为欧、亚两洲文化荟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枢纽。居民民族成分复杂,主要讲波斯语和阿拉波语。大多数信奉伊厮兰教,部分崇奉基督教。 建都于帖必力思(今伊朗大不里士)。境内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