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构造-沉积演化过程 四川盆地位于华南克拉通的西北部,是一个早期的内陆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是盆地演化的关键时期,本文将从构造-沉积演化两个方面分析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的演化过程。 一、构造演化 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四川盆地发育的早期,桂东隆起因四川地块与扬子地块的相互碰撞而形成。
早寒武世古蠕虫 早寒武世古蠕虫,深圳古生物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此展品为早寒武世早期化石。产于云南澄江。长约62毫米,最大宽度为2毫米,虫体细长,呈圆管状,前、后端宽度稍窄。虫体外表面具明显的环节,每厘米长度内约有48个环节,整个虫体约有250-300个环节。现收藏于深圳古生物博物馆。
在晚震旦世,出现浅海碳酸盐岩的沉积,厚324~500m。这部分地层的区域性很广,在西秦岭、祁连和松潘-甘孜地区广为分布。早寒武世,为大套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岩和少量复成分砾岩的沉积,厚可达3152m;最上部出现厚270m含放射虫硅质岩和硅质板岩,证实该地区有格架生物出现;另在柯岗一带,...
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构造-沉积演化过程报告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半拱形盆地。它最初是一片大陆海洋,然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从而形成了目前的形状特征。在这一构造运动中,早寒武世构造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对该盆地的形态、构造具有重大影响。 四川盆地早寒武世构造阶段始于2.5亿年前,经历了...
云南大学丛培允团队揭示了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中一个被忽视的埋藏学窗口,2024年7月12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地质学》发表了这一成果。研究人员介绍,来自中国西南部澄江生物群的保存异常完好的软体动物化石,对了解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至关重要。几乎所有以往报道的澄江软体化石几乎都来自于玉案山组事件泥岩...
第22 卷 第 1 期 古生物学报 Vol. 22, No. 1 1983 年 1 月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Jan., 1983 新疆库鲁克塔格早寒武世古杯类 章 森 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新疆库鲁克塔格早寒武世古杯类早经报道, 可惜标本丢失, 未经详细研究。 作者于1978 年, 随新疆地质局前寒武纪地层专题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日公布,该所博士研究生潘兵等人在中国华北早寒武世地层,发现了微网虫骨片化石。该发现拓展了微网虫骨片化石的古地理分布范围,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古生物专业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据了解,微网虫骨片化石是寒武系第二统小壳化石中的常见化石类型,呈网状结构,网孔近六边形...
华北板块早寒武世 膏盐沉积通常形成于中低纬度地区的封闭、半封闭沉积环境中,是干旱气候和蒸发相环境的敏感沉积物,具有重要的事件地层学、古地理学和古环境指示意义。寒武纪早期是地质历史中一次大规模的膏盐沉积期,在华北板块寒武系下部地层中就广泛发...
早寒武世早期生物大绝灭事件雒昆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我国云南晚前寒武纪至早寒武世地层中的从小壳动物未出现的层位 到小壳动物的出现层位 云南梅树村剖面的 点 、到小壳动物的繁盛层 点 磷块岩 、到小壳动物的大量绝灭层位 点 黑色页岩及金属层下部 、到三叶虫首先出现层 点 石岩头上段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