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签订当天,松冈洋右对德国驻苏大使说:“这一条约对于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是加于中国国民政府的一项极大的压力,可能由此而容易迫使中国屈膝求和;同时,日本对抗英美的地位增强了。”这是日本对《日苏中立条约》的如实评价!日苏签订中立条约的次日(4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发表如下声明:东北四省...
日苏(rì sū) 中性 同名同姓几率极小,名字印象:年轻 上进,名字寓意:苏:(sū)指苏醒。(sù)指朝向。
1941年4月,日本外相松冈洋佑在由柏林归国途中,不顾之前德国的反对,以牺牲库页岛的石油煤炭资源为代价,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此举大大刺激了美国,当时美国最害怕的还不是日本的南进,他们真正担忧的乃是苏联加入德日意三国同盟。大洋彼岸,罗斯福总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苏德战场的形势演变,新闻界和外交渠...
日,指太阳,白天,与“夜”相对,也指天,时候。 苏,苏字用做取名寓指紫气东来、欣欣向荣、气势磅礴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日苏名字寓意有社会意识、表达能力强、有外交手腕,也寓意聪明好动,重义轻财,喜助他人,钱财富有,一生荣华。 日苏名字重名率高吗? 在每一亿人口中,约有 10 万人使用 日字; 11 万人...
1940年7月2日,日本驻苏联大使东乡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递交了《日苏中立条约》草案。该条约草案是以1925年苏日条约为基础拟订的,并不利于苏联。但考虑到西部的紧张状态,苏联在原则上还是决定与日本开始协商。但苏联已意识到日本订约以便“南进”的意图,要求日本做出让步,收回1925年的《日苏基本条约》中让...
有网友问:同样是打日本,为何苏联很轻松而美国很吃力?实际上在二战时期,苏联打日本,也不轻松。日苏主要发生过3次大规模战役。第一次就是发生在1938年的,张鼓峰战役。张鼓峰战役,苏军出动23000人对打日军7000人,苏军具有3倍以上兵力优势。最后的战斗伤亡是,苏军伤亡4071人,还损失了93辆坦克,日军伤亡1440人...
斯大林努力维持日苏关系,本质上是对日本政府思考方式,以及战争局面的准确判断。作为一个将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的领袖,斯大林非常清楚农业国的生产能力,并不足以抵消全面战争带来的消耗。随着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的规模,日本国内的经济也开始走下坡路,而国民党军与八路军的行动,又让日军难以抽调兵力北上,只能继续向...
在《日苏中立条约》的签署仪式之后,举办了一个正式的接待会,这是为了庆祝这一重大外交成就。会上,松冈洋右与约瑟夫·斯大林之间的对话成为了外交圈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这段对话在会议室内发生,当时在场的有苏联高级官员和日本的外交代表团,以及一些记录员和翻译。斯大林作为东道主,对松冈洋右及其代表团表示欢迎,...
于是由日本出面请前苏联从中搭桥。通过日、苏间数次交涉,蒙古人民共和国同意派代表团与伪满洲国代表会晤,解决双方的“国境线”问题。会议定名为“满蒙国境会议”,双方议定会议在伪满洲国境内的满洲里市召开,故称之为“满洲里会议”。伪满洲国代表团中,正式代表是4人,两名蒙古人和两名日本人,其中的斋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