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日损是《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日损意为每天不断减损,表示自然界万物都是处于永恒不变中的相互转化的状态,一直在消耗,也一直在生成。老子认为,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是宇宙法则的表现。同时,他也告诫人们不要贪欲、不要过分追求,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把握生命的本质,才能追求真正的幸...
老子在《道德经》第48章写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里说道了2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为学,二是为道。01第一:先说“为学”我们需要不断精进,日新又新,不断打开视野,烦恼和困惑自然便会“烟消云散”。就如韩愈《师说》中所写:“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既可以拜师学艺,也可以自学成才,但终归是通...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君主对于官员处理政事不放心,总是事必躬亲地教导、嘱咐、督办,那就会觉得要管的事越来越多,简直管不胜管;反之,依道施治,就会觉得要亲自处理的事越来越少,减少了还可以再减少,以至于完全清静无为...
为道日损,我们要想办法团结,去掉分别,去掉名相,回归那个不生不灭的一。也就是,当你能把一对对矛盾弥合,变成未分时原本的一,并顺着这个分别而生的二叉树不断向着根部前进,到最后就能见到那个本,那个本自具足的体,那个天心,那个光明之性。 当你住在性上,你就是无为,因为你无为,所以你无所不为,改天换日都是...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译文】:探求知识,每天要增加一些;领悟大道,每天要减少一些。减少再减少,达到不妄为的境界。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所以治理天下要靠不妄为。那些执著于有所作为的人,不能治理好...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学知识的角度来讲,学到的内容越多越有益。可是获得很多的东西,对了解根本性的规律并没有什么好处。“为学”,讲究越多越好,但是“为道”讲究内心的修行,讲究的是减少。 求学是“有为”法,知识、经验,需要不断积累,愈加愈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文化经典)《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求从行于学业,天天在增加新的知见理法,选择从道天天在放下舍弃欲识之中,舍掉再舍掉,以到舍尽欲识的无为中,无为才能无不为。取治...
参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的本质意义,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它告诉我们学问和道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道的本质和意义,而道则可以指导我们的学问方向和方法。只有将学问和道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生的本质和意义。其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
理解得浅显些,“为学日益”大抵是“口服心可能不服”的状态;“为道日损”大抵便是表里如一的状态;而“无为”则暗含“拒绝造作”、“无伪装”之意。我们知道,我们修习知识,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认同的过程。而我们学习的第一阶段,可能停留在从认识到理解的阶段,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阶段。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