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古风和收录的两首诗,正是《全唐诗》所收录的古风二首。并且《云溪友议》明确记载这两首诗是李绅登进士第之前的作品。此外,去唐未远的五代后蜀何光远,也在《鉴诫录》卷8记载: 李相恭绅有伤农之叶,郑征君云叟继之,名恭不敢优劣。李公诗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岂知盘中餐,粒粒皆...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北宋诗人苏舜钦的《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
只有在烈日当空的时候锄草,野草才会很快被太阳晒死。等到夜晚露水除临,田野重回湿润状态的时候,被锄掉的野草已经彻底失去活力,再也无法复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农民会锄禾到日当午的原因。我生在农村,小时候父母经常带领我们几个兄弟锄草,一般都是上午七八点钟以后,艳阳高照的时候下地,到中午十二点钟以后回家,...
而李绅呢,有感于黎民百姓在田间的辛苦劳作,当即连发三首悯农诗,第一首就是我们放在文章开始的锄禾日当午。其他两首分别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和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常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
“锄禾日当午”作者也是书法家,水平不输颜柳,网友:伪君子的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相信大家都听过,它与李白“床前明月光”《静夜思》、孟浩然“春眠不觉晓”《春晓》、白居易“离离原上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并称为“中国人最熟知的四大古诗”。这首诗...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唐·李绅《悯农》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 00:0002:51打开APP 收听完整版 悯农(其一) 【李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悯:怜悯。餐:粮食。皆:都。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草,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那为什么偏要在日当午的时候锄禾呢?第一个原因,因为杂草的生命力非常地顽强。锄草必须斩草除根,如果贴着地皮把它砍掉,它的根还在,很快就会长出来了。即使连根拔除了,只要遇到露水、湿土,它就会马上复活,也就是说,只要这些锄下来的草挨着地皮,有点湿气,就能复活,生命力就这么顽强。所以必须在太阳高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