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十三年(822)最澄示寂,几乎同时,朝廷同意了最澄生前提出在比叡山设立大乘圆顿戒坛的请求,于是年方而立的圆仁便义不容辞地继承先师遗志,担任教授,开坛弘法。因此,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之前,已是日本天台宗的一位知名高僧。 日本仁明天皇承和...
日僧圆仁的求法巡礼之旅 在中日佛教友好交往的历史上,入唐僧人圆仁是一个值得被纪念的人物。圆仁怀抱着前往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朝拜巡礼、求法交流的初心,历经艰难险阻、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前往天台山,却因缘际遇而游历了半个中国,留下...
得救的圆仁,永远地记住了这个日子,他在日记中写道:午时到江口。未时到扬州海陵县白潮镇桑田乡东梁丰村。日本国承和五年七月二日,即大唐开成三年七月二日,虽年号殊,而月日共同。那时,胡逗洲与大陆还没连接,还是江上的一处沙洲,它与大陆之间形成多条夹江,最大的一条叫横江,江口在今如皋白蒲镇。白蒲在...
作者:日 圆仁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08 装帧:平装 售价¥82.80 品相九品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上书时间2020-11-27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立即购买 五年老店 广和图书销售中心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行记》中圆仁的一系列价格记录正好印证了这一时期的蝗灾发生、粮食紧缺的真实情况。 (二)登州政府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 登州,所辖区域位于山东半岛的北端,与朝鲜半岛一衣带水,与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即始发于此。唐代的文化繁荣,吸引着朝、日使者纷纷“循...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日本僧人圆仁随第19次遣唐使团入唐求法巡礼过程当中用汉文所作的一部日记体游记著作 前两次航行都没有得到诸神的佑助,因此在第三次出海之前,人们抓住机会加强宗教方面的努力。九州的佛寺和神社都参与进来,而在整个日本帝国,每天人们都要诵读佛经《海龙王经》[5]。海龙王是在新罗、日本和...
[日]圆仁《大唐西域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马可·波罗游记》历来被视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三大文化游记。前二部堪称记录佛学东渐的姊妹篇。 从《大唐西域记》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时间间隔近两百年。中、日两国的先人,就像跑接力棒一样,共同完成了这样一场文化接力。两次赛棒的交接,似乎都含有某种文...
圆仁,日本入唐求法的高僧,其足迹遍及中国七省,留下了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此书被赞誉为世界三大旅行记之一,展现了圆仁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日本学者阿南史代女士在中国期间,沿着圆仁当年的足迹进行了一次文化考察。她采用了“踏勘+采访+拍摄”的独特方式,记录了佛教遗迹、...
《行记》中圆仁的一系 列价格记录正好印证了这一时期的蝗灾发生、 粮食紧缺的真实情 况。 (二)登州政府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 登州, 所辖区域位于山东半岛的北端, 与朝鲜半岛一衣带水, 与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登州海行 入高丽、渤海道“即始发于此。唐代的文化繁荣,吸引着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