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天空图像的日侧极光分类方法研究》是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由梁继民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面上项目。中文摘要 极光是沿高纬磁力线运动的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层碰撞后产生的地球物理现象,是极区日地物理过程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极光形态和动态演变过程极为复杂,至今尚无明确的特征描述和形态/过程分类方法。本...
弥散极光在极光卵赤道侧部分首先点亮并逐渐向高纬扩展,同时地磁环境也受到相应扰动影响。我们认为,随着太 阳风动压的增强,日侧磁层顶受到压缩,磁层内波粒相互作用导致投掷角散射增强,使得沉降进入极光卵赤道侧电离 层的高能粒子数密度增大,进而导致日侧弥散极光强度增强。
通过 2006 年 1 月 2 日 事件观测显示, 随着太阳风动压的增强, 日 侧弥散极光在极光卵赤道侧部分首先点亮并逐渐向高纬扩展, 同时地磁环境也受到相应扰动影响。 我们认为, 随着太阳风动压的增强,日 侧磁层顶受到压缩,磁层内波粒相互作用导致投掷角散射增强, 使得沉降进入极光卵赤道侧电离层的高能粒子数密度增大,...
【关键词】日侧极光;MySQL数据库;客户/服务器(C/S)模式;图象分析; 【Key words】dayside aurora;MySQL;Client/Server(C/S);image analysis; 摘要3-4 Abstract 4 第一章绪论7-1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7-9 1.1.1极光综合观测7-8 1.1.2极光相关研究介绍8-9 1.2课题研究必要性9-10 1.3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安排10...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北极黄河站多波段全天空极光观测数据,选取稳定的日侧极 光弧,统计研究了极光强度比 I557.7/I630.0 与极光发光强度 I557.7 的相关关系.发现 I557.7 在午前暖点和午后热点区附近出现极大值,分别为 2.2 kR 和 2.9 kR;而 I630.0 在磁正午出现极大值,为 1.5 kR.当 I557.7 从 0.1 kR ...
了以时间为横轴的南北向极光活动图,对日侧极光卵的极光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发现,沿日侧极光卵不论磁静日还是磁扰日,在三个波段上都同时观测到了四个重复出现的极光活动区,即 0900MLT(磁地方时)附近的 A区,1330MLT 的B区和1630MLT的 C区以及1200MLT附近的G区.A区内的极光活动由低纬向高纬运动,强度...
【 新年元旦的极光与稳定极光红弧 】元旦那天,天空出现二种红色辉光。元旦意味着地球周而复始,在1月1日那天回到其公转轨道的起点,而这天也离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仅有数天之遥。 二种辉光之中,左侧的红色辉光是带着垂直线形结构的泛红极光,其起源是被太阳爆发推入地球大气的带电粒子。右侧的第二种名为稳定...
极光的外观沿用了家族式设计理念,前脸为经典的梯形格栅设计,内部搭配熏黑蜂窝状中网,引擎盖上点缀了字母logo,看上去十分醒目。两侧为狭长的头灯组,内部集成了日行灯条,点亮后视觉效果不错。头灯下方导流槽表面采用了两根镀铬条包围,视觉上力量感十足 舟舟的汽车知识...
日侧极光卵的可见光多波段观测特征--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极 光观测初步分析 胡泽骏;温艳波;刘嵘;王晶;杨惠根;艾勇;黄德宏;胡红桥;刘瑞源;田口真;陈卓天;綦欣 【期刊名称】《极地研究》 【年(卷),期】2005(017)002 【摘要】中国在斯瓦尔巴特(Svalbard)群岛新奥尔松(Ny-(A)lesund)地区建立了 一个永久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