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诊治3例无绿藻病也发现上述2例患者职业均为户外操作工人(维修工及电工),皮肤产生微小创伤的概率较大,无绿藻可通过创口入侵接触造成感染;另1例皮肤无绿藻病患者有明确的手术创伤史,这些均证明了无绿藻病是由于外源性感染所致。随着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无绿藻病的发病在全球有上升趋势,此病呈慢性、...
(一)发病原因 无绿藻属于无叶绿素的小球藻属,病原菌包括饶氏无绿藻(Prototheca Zopfii)和威氏无绿藻(P.wickethamii)。广泛分布于下水道的污水中,其密度可达到106个细胞/ml,也见于动物排泄物和某些树木分泌的黏液中。 (二)发病机制 主要是无绿藻引起人皮肤、皮下组织、口腔、鼻、浆膜等处感染所致。 &nbs.… 点...
No.1 皮肤无绿藻病 康俞莉 章强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40) ·继续教育 ·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皮肤无绿藻病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皮肤无绿藻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 特点、临床表现及其诊治。 【关键词】皮肤无绿藻病;发病机制;大型无绿藻;中型无绿藻;小型无绿藻 【中图...
nov无绿藻菌? 无绿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通常能从植物表面、土壤或者水源中分离出, 也可能暂时以菌落的形式存在于人或动物的消化道, 有时定植在人体皮肤和甲床而无临床表现。? 无绿藻导致的无绿藻病是一种罕见、散发疾病。人、犬、猫及非家养哺乳动物均可能感染。? 人类无绿藻的感染较多由小型无绿藻导致,多为...
皮肤无绿藻病
无绿藻病是由条件致病菌无绿藻引起的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无绿藻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无绿藻病以皮肤型多见,也可表现为鹰嘴滑囊及纤维组织感染或系统性感染。由于已报道的无绿藻病例数有限,其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微生物学检查易被误...
小型无绿藻.而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仅是中型及小型两种.无绿藻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3类: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滑膜炎及其纤维组织炎,系统性感染.结论随着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无绿藻病的发病在全球有上升趋势,此病呈慢性,无痛性,未发现有自愈倾向.我国无绿藻病的诊断率可能远低于实际感染率,无绿藻病的治疗...
表现为湿疹样改变的皮肤无绿藻病一例 章强强,李莉,康俞莉,... -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 2014 - 被引量: 0 面部皮肤无绿藻病及其真菌学研究 于长平,杜文莉,于功奇,... - 全国深部真菌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 0 - 被引量: 0 小型无绿藻所致皮肤...
皮肤小型无绿藻病国内首例报道 虞瑞尧;冯峥;陈世平;索继江;谢灵 【期刊名称】《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年(卷),期】1999(006)004 【摘要】作者于1997年诊治1例皮肤小型无绿藻病。患者女性,24岁。左面部苹果酱色丘疹、小结节,融合成大斑块状。病期4年。1997年3月5日第1次住院,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左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