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喜怒亦无嗔”出自元代王哲的《得道阳》。“也无喜怒亦无嗔”全诗《得道阳》元代 王哲八月清凉白露匀。万民安乐养真身。窈窈冥冥云外客,昏昏默默月中人。虽是居尘不染尘。也无喜怒亦无嗔。既处逍遥生莹滑,自然聚散云皮《得道阳》王哲 翻译、赏析和诗意《得道阳》是元代王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
诸方无云翳,四面皆清明,微风吹香气,众山静无声。今日大欢喜,舍却危脆身。无嗔亦无忧,宁不当欣庆? 句子的作者/出处 金庸 更多金庸的名句 倚天屠龙记 更多《倚天屠龙记》名句 收录这个句子的句集(2)> 可能感兴趣的其它句子
“虽是居尘不染尘,也无喜怒亦无嗔。” ——《重阳全真集》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1 评论 ñ6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相关推荐 e刷新 +关注 一线明星娱乐 08月02日 19:24 #三十而已# 许幻山洗澡这的...
境亦不有,同属幻影。 妙用恒沙,尽是缘心; 缘心息处,顿证无生。 无生实相,非可眼见; 杳杳冥冥,其中有精;(语出《道德经》,清雲注) 证悟之者,名曰见性。 是故无求,心自宁一; 无心可惑,即是大定。 得大定者,无动无静; 无得无失,无喜无嗔。
妄既不立,夙障自除,问心何来,因境而起,境亦不有,同属妄影,妙用恒沙,尽是缘心,缘心熄处,顿证无心,无生实相,非可眼见,杳杳冥冥,其中有情,证悟之者,名曰见性,是故无求,心自归一,无心可惑,即是大定,得大定者,无动无静,无得无失,无喜无嗔,本位不移,起应万机,不变随缘,既无生死,成佛要诀如是...
七绝辛丑七月十二夜雨一涤无聊今夏尘,翻知无喜亦无嗔。不知明日能晴否,窗下偷声问鲁人。七绝流星十万光年一刹中,长风携过曙河东。灵心暂得藏怀袖,使我今宵梦不空。七绝咏项羽骓不逝兮叹末途,千金劳换此头颅。故人若向黄泉见,须讶铮铮骨未枯。七绝咏霍去病祁连北进逐惊飙,白刃轻身万里遥。直取狼胥三世下,胡儿...
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六祖坛经》#放下执念 #唤醒真我 #静心看世界 - 般若三昧.于2023120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1.4万个喜欢,来抖音
无迷亦无嗔 3月1日 21:48 来自iPhone客户端 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于人书。汗颜汗颜,早一点读论语,也不至于犯了这么多低级的错误。 2大连 大连 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û收藏 转发 2 ñ1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禅宗》禅宗一派,始于达摩,兴于慧能,此派只轮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亦无诵经念佛,以“不立文字,即心即佛”为其宗旨,慧能之教,意在明了本心,本心即是佛性,本心之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意无方圆大小,亦无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 - @菩萨戒弟子
原文: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在世出世法也。 译文:人情世故中虽然有冷热,可是我的心中却没有愤怒与欢喜。人世滋味有浓淡,可是我的心中却没有高兴或厌烦。丝毫不落入人情世态的老套子中,这便是身在俗世红尘中却能超脱俗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