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剔墨纱灯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张文泉在传统制作技法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设计开发出许多纱灯文创产品,让剔墨纱灯技艺有了更多元的现代表现形式。2014年,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建设了无为剔墨纱灯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组建起文化传承社团,2021年学校又成立了专门针对剔墨纱灯学习的工艺美术班和木工实训基地,发挥职...
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从民间艺术中生发,体现了宫廷艺术 的精致细腻和民间艺术的朴素大方,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承载着 劳动人民对光明与幸福的希冀、对欢庆盛事的祝颂,时至今日仍然 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2006年12月,无为剔墨纱灯技艺入选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目前,学术界对无为剔 墨纱灯...
为了让剔墨纱灯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张文泉在传统制作技法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设计开发出许多纱灯文创产品,让剔墨纱灯技艺有了更多元的现代表现形式。 2014年,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建设了无为剔墨纱灯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组建起文化传承社团,2021年学校又成立了专门针对剔墨纱灯学习的工艺美术班和木工实训基地,发挥职业院校...
无为剔墨纱灯是在借鉴吸收历代流行的篾扎、纸糊、染色彩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将中国传统的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多项复杂工艺制作而成。 相传在康熙年间,剔墨纱灯由无为知名画师蔡竹田首创,念及灯上所用的色纸和玻璃皆易破损,他选用薄如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制灯,并独创“剔墨”技法,独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