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蒴苣苔,中药材名。本品为苦苣苔科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止血,散血,消肿。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来源 本品为苦苣苔科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以全草入药。性味归经 苦,凉。功能主治 止血,散血,消肿。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分布区域 陕西、浙江、...
旋蒴苣苔属无茎或有茎草本。根状茎木质化。叶对生,有时螺旋状,被单细胞长柔毛,稀被短柔毛或腺状柔毛。形态特征 聚伞花序伞状,腋生,少数至多数花;苞片小,不明显。花萼钟状,5裂至基部。花冠白色、蓝色、紫色,狭钟形,5裂近相等或明显二唇形,上唇2裂,短于下唇,下唇3裂。雄蕊2,着生于花冠基部...
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属的一个种,多年生无茎草本。生于海拔500-700米的山坡岩石缝中。带根全草入药。该药具有消肿、散瘀、止血的功效,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症。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草本。叶全部基生,具柄;叶片宽卵形,长3.5-7厘米,宽2.2-4.5厘米,顶端圆形,基部宽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细圆齿,两面被...
旋蒴苣苔的花期在7-8月,果期在9月。它的叶色碧绿,株形优美,花朵玲珑可爱,尤其是能在岩石上生长,这使得它成为园林假山和山石园绿化的理想选择。此外,旋蒴苣苔的全草还可以入药,味甘,性温,用于治疗中耳炎和跌打损伤等疾病。旋蒴苣苔的命名者是R. Br.,命名年代为1840年。它的拉丁学名是Boea hygrometrica (...
安徽旋蒴苣苔(学名:Boea densihispidula S. B. Zhou et X. H. Guo)是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属植物。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白色多细胞糙毛,具粗短根茎。叶基生;叶片厚纸质,卵状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达10cm,宽达6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自基部以上具较整齐的圆钝齿;上面深绿色,除密被...
旋蒴苣苔在极度脱水的情况下以一种类似休眠的方式存活,在水分充足的时候又能快速地吸收水分恢复生活状态。旋蒴苣苔之所以能在干瘪与灵动之间切换自如,是因为它体内的DNA在起作用。植物缺水时,会向中枢系统发出信号,系统则会调控基因做出变化,编码一些抗旱的蛋白...
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旋蒴苣苔 拼音Xuán Shuò Jù Tái 别名牛耳散血草、散血草[陕西] 来源苦苣苔科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止血,散血,消肿。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地胆旋蒴苣苔(Dorcoceras philippense (C. B. Clarke) Schltr.),多年生无茎草本。子房狭长圆形,长3-4毫米,直径1-1.2毫米,被腺状短柔毛,花柱长2.5-4毫米,无毛,柱头1,头状,稍膨大。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草本。叶全部基生,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匙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
地胆旋蒴苣苔花期是7~8月,现在处于花末期果初期,旋蒴的意思其实是指它的蒴果。 在苦苣苔科当中,很多的命名是跟它的果子有关,比如半蒴苣苔、扭蒴苣苔。 那么旋蒴苣苔被网友戏称为蒴果里边的卷王,它的蒴果非常地卷,扭曲、旋转向上,像麻花一样。 在《滇南本草》中还记载了地胆旋蒴苣苔一个非常有用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