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旆 麾旆 旆旃 危旆 旆旍 幡旆 赤旆 迟旆 雨旆 珠旆 征旆 回旆 虹旆 白旆 更多 百科释义 报错 旆,读作pèi,是形声字,“㫃”为形旁,“𣎵(bèi 部分设备不可见)”为声旁。本意是古代旌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特指镶在旐旗边幅的旗饰,引申泛指旌旗。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
旆 拼音 [pèi] 注音 ㄆㄟˋ 总笔画 10画 简体部首 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YTGH 仓颉 YSOJB 郑码 SYAL 四角 08227 结构 左右 电码 2465 区位 7623 统一码 65C6 笔顺 丶一フノノ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旆pèi(ㄆㄟˋ) ⒈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⒉ 泛指旌旗。 统一...
旆字意思康熙字典解释 旆【卯集下】【方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蒲蓋切,音沛。《說文》作旆。繼旐之旗也,沛然而垂。从㫃,聲。《爾雅·釋天》繼旐曰旆。《註》帛續旐,末爲燕尾者。《釋名》雜帛爲旆,以雜色綴其邊爲翅尾也。將帥所建,象物雜也。《詩·小雅》...
旆字拼音pèi 旆字五行水 旆字部首方 旆字繁体旆 旆字简体笔画10 旆字繁体笔画10 旆字康熙笔画10 旆字结构左右结构 旆字的基本解释 旆 pèi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泛指旌旗。 旆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①][pèi] [《廣韻》蒲盍切,去泰,並。] ...
繁体字:旆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方 造字法:原为形声 笔顺:捺横折撇撇横横竖折竖 基本解释 ●旆 pèi ㄆㄟˋ ◎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 泛指旌旗。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旆pèi 〈名〉 (1) (形声。本义: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 ...
《釋名》雜帛爲旆,以雜色綴其邊爲翅尾也。將帥所建,象物雜也。《詩·小雅》白旆央央。《傳》白旆,繼旐者也。《左傳·昭十三年》建而不旆。《註》旆,游也。 又《詩·小雅》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傳》旆旆,旒垂貌。《朱傳》旆旆,飛揚之貌。 又《詩·大雅》荏菽旆旆。《傳》旆旆然長也。 又《...
旆 pèi 百题词典汉字旆字详解 拼音 pèi 部首 方 笔画数 10 Unicode 65C6 旆字解释 ●旆pèiㄆㄟˋ 1.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2.泛指旌旗。 ◎旆pèi 〈名〉 (1)(形声。本义: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 (2)同本义[flag] 旆,继旐之帛也。--《说文》 ...
查询的字:旆 旆 音节:pei注音: 部首:方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6总笔画:10 笔顺:4153311252 浏览:1454 pèi<名>古代旗边陲下的饰品。 《诗经·小雅·六月》:“白~央央。” 【又】泛指旌旗。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旌~何缤纷。” 【旆旆】⒈旗帜飘扬的样子。
[笔顺编号]:4153311252 [笔顺读写]:捺横折撇撇横横竖折竖 ◎ 基本解释 旆 pèi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泛指旌旗。 笔画数:10; 部首:方; 笔顺编号:4153311252 ◎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并母,bat [广 韵]:蒲蓋切,去14泰,bèi,蟹開一去泰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