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施坚雅(G.WilliamSkinner)教授是一位重要的学术人物。施坚雅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地方史研究主要囿于行政区域空间的局限,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研究的理论。他于1977年主编出版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TheCityinLateImperialChina),是自7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史研究由综合性研究转向地方性研究过程中的一本最重要的...
施坚雅一生致力于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和历史经济区域等领域的研究,其创立的施坚雅模式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949年,年轻的施坚雅怀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战争中的四川,安顿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开始了对中国乡村的田野调查。他努力学习四川话,住进农户家中,近距离体验乡村生活,并常常坐到茶馆里与人聊...
1949 年,康奈尔大学年轻的博士候选人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1925-2008)怀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战争中的四川,安顿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展开了对中国乡村的田野调查。他努力学习四川话,住进农户家中近距离体验乡村生活,也常常坐到茶馆里与人聊天,观察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从市场角度研究中国...
1980年,“自宋至1900年中国社会和经济史”中美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施坚雅作为美方代表团副团长提交了参会论文“Marketing Systems and Regional Economies:Their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市场体系与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将施坚雅模式直接介绍给中国同行。
施坚雅在研究西方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认同”与“现代化适应”的关系理论,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认同是适应现代化的前提,但不应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障碍。 施坚雅还通过对现代化历史进程和转型期…
施坚雅教授简介 施坚雅先生(George William Skinner,1925-2008)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人类学家,1925年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1942-1954年先后在深泉学院和康奈尔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期间曾在中国成都和泰国曼谷进行田野调查,1947年起在康奈尔大学任教,之后...
19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在东南亚做过一个考察,得出结论:当地华人并非康米的信徒,却无不希望有个强大的中国能维护他们利益和荣耀。因此他建议,美国应该着力打造台湾蒋政权的民族主义形象,以争取东南亚华人。施坚雅的报告很快得到了美国务院和军方的重视,儒家遂成为了可以利用的资源。后此,中情局、美国新闻署等美国官...
美国学者施坚雅(G.WilliamSkinner)教授是一位重要学术人物。其贡献在于突破地方史研究局限,提出以市场为基础区域研究理论。1977年,施坚雅主编出版《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TheCityinLateImperialChina)。此书是7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史研究由综合性转向地方性过程中的重要著作。书中提出的中国集市体系理论与宏观...
施坚雅提出的“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个时期内成为中国学者大量借鉴的理论范式。近四十年来,“华南研究”学者以及认同相关理念的学者基于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在继承施坚雅学术理路的基础上,对其理论进行反思与推进。这些学者将文化活动置于区域体系构造中考察,关注“界邻”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