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於梅舫副教授 摘要 《国学概论》是钱穆早期“从中国本身内部求变”的创新文化努力,旨在以“理想之科学”态度,“根据历史事实”恢复中国的“民族精神”,又要在确立“民族”主体的基础上,增进对于“物质科学之认识”。 《国学概论》历述中国学术思想“流转变迁之大势”,以见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时,内涵一...
於梅舫 | 学术史研究的通变与切今 作者简介 作者:於梅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清季以来中国知识与制度发生重大变动。经此一变,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在此前后截然两分。此层关系中国日后走向与认识之前历史的重要转变,并非从中国社会文化的自身脉络中自然生发出来,更不是完全从西方世界摹刻而来,而是中外冲突竞争...
於梅舫 全部作品 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 汉宋分争是清代学术的结穴,也制约着民国学术的流变。本书以重新梳理清代汉宋关系为主旨,在尽量占据文献的基础上转变研究思路,将清季以来尤其是民国学人名著中广为流传的观点作为前贤见识,而非清学的本事;进而在整体的观照下,选取汉宋叙述形成的关键环节,即阮元——学...
2019 - 於梅舫 -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汉学名义与惠栋学统——《汉学师承记》撰述旨趣再析 2016 - 於梅舫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1 收藏相关文章 以"文学"总会四科:"四科说"与陈澧构筑新经学之抱负 2016 - 於梅舫 - 《近代史学刊...
“探究清人认识汉宋、处理汉宋的取径与立意,见其同异,疏证清学本相、本意与后来论说、叙述的差异,可谓是深入认识清学以至民国学术的一大关键。”事实上,以汉宋之争为主线脉络,或全部以汉宋眼光理解清学,大多是阮元以下历代学人的看法。本文为新书《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绪论。作者於梅舫,中山大学历史学...
作者简介:於梅舫,浙江绍兴县人。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后。2011年9月任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2013年12月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2021年1月起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学史、清代以来的史学与学术、近代文化史。
然而,由于阮元一身兼具事功学问,宦事各大省,治学兼通博采,论者往往就其事、学一端立论,或进而再细分门类,如此虽可收集中功力之效,得具体问题的进展,但往往不见其整体运思,反而影响认识局部。显例有一:嘉道间,阮元先后在杭州、广州创设诂经精舍、学海堂,规定专课经解辞赋,不试八股文,论者据此多以为阮元意在...
其中,江藩编撰《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勾勒清代汉、宋学谱系以及方东树撰述《汉学商兑》以为回应一事,是各家叙述中汉宋分争确立的大关键。谭宗浚主持续修《国史儒林文苑传》,以官方形式总结清代学术,便说:“国朝汉学、宋学轨辙互歧,各有专长,未容偏废。而江藩《宋学渊源录》(应为《宋学渊源记》,引者...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识宋学”以“识近代”的论学逻辑,对应的是“理学反动说”背后隐然预流的以“科学”返看“宋学”的主流认识。“识宋学”首在驳周敦颐“宋学”开山说,以此澄清“宋学”精神,去玄注实。其次破“道统”说,重流变,以集合内外的阳明“心学”为宋明理学的自身进化结果。在此脉络下,最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