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方济各在 1209 年创建了方济各会(Order of Friars Minor),这个会强调贫困、简朴以及忠诚。方济各会的成员叫“方济各会修士”,他们的生活方式跟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完全不一样。方济各会的主要特点有:方济各会的修士牢牢坚守贫困的誓言,在极其简陋的状况中生活,靠化缘讨饭过活。他们这样的生活模式是为了效...
方济各会规之争,13—15世纪关于如何解释方济各所制定的原始会规之争。焦点在对1221年制订、1223年修订的坚持清贫的会规的解释。争论使方济各会会士分为主张严守会规的属灵派和主张修改会规的常规派。1256年,波拿文都拉担任方济各会总会长后主张禁止占有财产但不禁止使用财产,得到教皇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
他叫佐凡尼·帕那多内(Giovanni Benadone),不过后人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又译法兰西斯,1182年—1226年)。1209年,这个年轻人创立了一个传道组织,基督教学者称其为“方济各会”(Franciscans, 又译法兰西斯会、小兄弟会)。 富家子弟变流浪汉 方济各出生在意大利中部阿西西(Assisi)...
方济各会,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起源于1209年意大利阿西西城富家子弟方济各,获教皇英诺森三世批准成立。会士着灰色会服,又称灰衣修士。提倡清贫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会士间互称"小兄弟"。效忠教皇,反对异端。初创时,会内不置产业,靠乞食为生。后会规松弛,在城市内建立住院,积聚大量...
方济各会的成员在整个历史上在传教、慈善和教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服务精神吸引了许多信徒,并对基督教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后,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常被称为“耶稣会士”或“耶稣会修士”,是天主教教会内的一个传统修会,由西班牙圣依纳爵·洛约拉(St. Ignatius...
1209年 28岁的方济各(Francesco)得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批准创立“方济各会”又称"小兄弟会",会士互称“小兄弟”,提倡过清贫节欲的苦行生活,麻衣赤足,乞食为生。之前的神职人员多以拉丁文传教,方济各则将晦涩难懂的拉丁文圣经以当地方言编写为一些诗歌供人传唱,从而拉近了基督教与民众的距离。方济各还提倡人们与小...
会员又称“小弟兄会”,会愿意弟兄之爱结合,在贫穷中共同生活,并且两个两个出去布道,他们的足迹遍及意大利各地,后来该会的许多章程被改变,成为直属教皇的修道组织,还接受教皇授予的一些特权,法兰西斯去世后,会员们继承他的遗志成为方济各会的华格派,遭到教皇的迫害,13世纪传入中国,16世纪后,教皇多次对该会进行修整...
修会园地圣心会 圣母会 德兰会 中华圣母会 善导会 方济各小兄弟会 道明会 道明修女会 方济各小兄弟会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修会园地 > 方济各小兄弟会 友情链接 三原教区 信德网 风翔教区 国家宗教局 西安教区 中国天主教 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中国宗教网 中国基督教网 北京天光网 中国宗教学术 陕西...
方济各会(意大利语:Ordine francescano)又称方济会或小兄弟会,或译法兰西斯会、佛兰西斯会是一个跟随圣方济亚西西教导及灵修方式的修会,是天主教托钵修会派别之一。其拉丁语会名称为“Ordo Fratrum Minorum”(简写为OFM),是“小兄弟会”的意思(方济会提倡过清贫生活,互称“小兄弟”)。另外,在不同地方的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