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觉将军在去世前,曾经叮嘱家人,要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国民革命军前第十军战士方先觉之墓”这十六个大字,由此可见,对于衡阳那一战,一直都是他心里难以释怀的一个心结。
方先觉将军:黄埔第一..方先觉(1905~1983年),男,汉族,字子珊,抗日爱国将领,陆军中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2日),方先觉出生于清朝江苏省徐州府萧县褚兰张山集方家村的一户乡绅世家。父名洪善(字为宝),
这位将领就是著名的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方先觉将军1905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徐州,因家庭富庶,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受儒家文化熏陶。后因认可三民主义思想,立志投笔从戎。方先觉从军后,因出色的领军才能以及高超战斗素养,在抗日战争中立下大小战功无数。1944年,已成一军之长的方先觉将军,奉命守城。而其驻守的是...
此次日军围困衡阳,方先觉从接下军令的那一刻起,便是抱定了捐躯赴国难的决心。当然,方先觉并不是莽夫,而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军。作为守城军第10军的最高指挥者,他的智谋将对战局起到决定性影响。当时,衡阳城远郊有一套长达近50公里的防御工事,可供4个整建制以上的军使用。可衡阳守军的兵力连一个整建制军...
到了这个时候,方先觉犹豫再三,终于做出了最后决定:为了保住无数伤兵,只有放下武器了。8月7日晚上,方先觉派出幕僚进入116师团、68师团阵地进行了联系。 方先觉将军提出七点要求: 1.第10军不是投降,是有条件停战,不得以此宣传。 2.日军立即停火。 3.日军不得屠杀第10军伤兵和老百姓。
此时的衡阳地界内驻防的是第10军方先觉部,然而第10军虽然号称所辖四个师,但因为先前在常德会战之时,战况激烈,导致该军缺员严重,四个师合起来也不过1.7万人。满打满算,还不足敌方十分之一。因此国民党内部对第10军坚守衡阳,也没抱太大希望。军令部报告战争情况,衡阳业已在倭寇严重威胁下,守军力量甚低劣...
1983年3月3日,原国民党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去世,享年78岁。方先觉虽然曾身为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但他晚年生活困顿,晚年病重时,他曾拉着家人的手嘱咐:“我去世以后,在我的墓碑上刻上前第十军战士方先觉之墓。”方先觉之所以念念不忘第十军,是因为当年他指挥第十军在1944年打了衡阳保卫战,...
1941年,方先觉凭借突出的阵地防御能力,于1941年的“长沙战役”中固守长沙南城门立功,升为扩编后的第10军军长。从一名补充团团长到堪称精锐的第10军军长,方先觉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2-31 12:46 回复 子珊1122 小吧主 11 据方先觉将军的长子方略回忆:“我的父亲是个纯粹的军人,他不...
1951年10月份,在台北的一个院子里,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中将方先觉跟他的妈妈、老婆,还有孩子们一块儿照了张很有意义的照片。照片里头,坐在中间的是方先觉的老妈康氏,那时候她已经七十多岁了,但看上去精神头还是挺好的。康氏左边坐着的就是方先觉将军,他穿着军装,脸上还挂着笑。康氏右边坐着的是方先觉的老婆...
抗日名将方先觉:因听错一个数字,他死守战场47天,创下战场奇迹 引言 纵观整个抗战期间,为了抵御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我国军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木兰辞》有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场上的残忍非常人所能想象。无数年轻战士奔赴战场,奉献了自己的大好年华,凭借着血肉之躯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与敌人殊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