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最常见的新生儿期临床问题,为急性病程,主要因胆红素(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为橙黄色)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等部位黄染。大部分新生儿黄疸为生理性,可逐渐消退,无需处理。病理性新生儿黄疸需要及时进行光照、药物等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
新生儿黄疸依据患儿的出生时情况、症状、体格检查、血清胆红素检查等可确诊。 1.一般检查: (1)询问病史:了解患儿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新生儿肝炎等疾病。 (2)评估高危因素:了解患儿是否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皮下淤血、窒息、缺氧、酸中毒、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等导致重症黄疸的高危因素。
黄疸(1例) 腹泻病(1例) 专业擅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ABO溶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脐炎,乳糖不耐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喂养问题,新生儿呕吐,新生儿便血,新生儿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症等新生儿常见疾病,小儿发热,小儿咳嗽等。 好评率:100%...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轻者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2-3天出现,4-5天高峰,5-7天黄疸就会自行消退,最迟也不会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不超过4周。 2、...
新生儿黄疸是很常见,出生后的第一周,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宝宝都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 2、病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本身胆红素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出生后2~5天出现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
新生儿黄疸,有真有假,真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等。而假黄疸特指小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小儿出生24小时以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4天以内自然消失,没有其它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早产儿来言,生理性...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过性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致。一般在出生后2 - 3天出现,4 -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 80%早产儿(小于37周出生)会出现黄疸 50%足月儿(大于等于37周出生)会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需要辨别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因为: 1、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红细胞数量过多;旁路和其他组织来源的胆红素增多都使胆红素生成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