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学》是198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友兰。创作背景 抗战前夕,作者已有了“新理学”思想的萌芽。1937年7月,抗战爆发,作者随清华大学南渡,先迁长沙,后住南岳。本书即1937年与1938年之交写于南岳。稿成之后,作者随校赴滇。到蒙自后,作者增写一章并修改多章,石印200部分送同好。到昆明后又...
《新理学 》(冯友兰)内容简介: 《贞元六书》 20世纪哲人冯友兰的《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构成了他完整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它既是冯友兰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一生...
📖 探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典之作《新理学》,这部作品以中国哲学史为背景,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深入剖析了传统儒学的价值。🤔📚 书中,作者结合程朱理学与新实在论,构建了独特的“新理学”体系,展现出深邃的哲学思考。🌟💡 无论是对于哲学爱好者,还是对于寻求思想启发的读者,《新理学》都是...
新理学的创作者· ··· 冯友兰作者 作者简介· ···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一九一五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一九二四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四六年赴美任客...
《新理学》,是冯友兰编写的一本哲学著作,由长沙商务印书馆于2007年5月出版。主要内容 《新理学》是作者《贞元六书》的第一本,也是新理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于1939年5月在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在1941年举行的首次全国学术著作评奖中获文科一等奖。《新理学》在概念上对宋明理学有的直接继承,有的采用名称而改变用法...
中哲史·近代·冯友兰一、实际的事物,依据于气而有,依照于理而成,理(天理)就是真际。它高于实际。二、纯粹的气(质料),就是无极;而理的世界,就是太极。从静的一面看世界,最后发现大全;从生成(动)的一面看世界,最终发现道体(宇宙生成)。这就是新理学的四大核
胡适论戴东原“新理学”一文,主要通过胡适的戴震研究,来展现胡适自身的哲学思想和立场,而这种立场造成了他与同时代哲学家的论争和冲突。这种冲突,不是无来由的,有着深层的学术背景。同时,胡适以戴震“新理学”的后世相知自待,不同于冯兰友后提出的“新理学”叙事。胡适的戴学研究,既是为戴震恢复一流哲学家的...
新理学的第一组命题: 凡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 事物是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 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称之为“理”; 简单点说,就是“有物必有理”。 根据第一组命题,可有两个推论: 1 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可以无某种事物而“有”,此处的“有”,是“真际的有”; ...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积极倡导运用西方分析哲学的精神和方法改造中国传统哲学,其重要成果即“新理学”的形而上学体系。建构新理学的形而上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逻辑分析的“正方法”,二是直觉顿悟的“负方法”。冯友兰承认,前一种方法即逻辑分析的方法直接受惠于逻辑实证主义,尤其是维也纳学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