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改变的目标,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新教育实验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新教育实验已走过二十四个年头 新教育实验的主要内涵,以十大行动为代表,分别为: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
在“新教育实验”看来,“促进教师成长”只注重专业发展是不够的,还应重视职业认同。“新教育实验”提出了“一体两翼”教师成长理论,认为“教师成长=专业发展+职业认同”,以“三专”(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能力促进专业发展,以生命叙事促进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与职业认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教育实验...
加入新教育实验 在对新教育实验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根据自己区域或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愿意和能够参与新教育实验。 区域、学校在申请加入新教育实验后,须组织区域、学校的骨干教师、校长等进行通识和专题培训;或联系新教育讲师团到实验区域、学校开展新教育实验通识和专...
4月9日,泰山科技学院汶阳书院撷阳庭院内诗意流淌,全国首个以新教育实验为主题的沉浸式展览馆正式落成。学校董事长陈晓莉、董事王征,校长耿献文等领导与师生代表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时刻。展馆以“教育是一首诗”为主线,通过“青春、激情、远行”三大篇章,全景呈现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与...
1.晨诵、读写绘、有效课堂全面推进,其他项目自主实验。 2.坚持每周研课、每月总结、学期表彰的实验工作制度。 3.组织好新教育全国开放周、县语文学科基地开放活动。 4.做好每学期实验资料的收集归档与展示工作。 5.加强与实验先进学校的经验交流。 具体工作: ...
“新教育实验近年来已经在同安区生根开花结果。”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指出,同安教育牵手新教育以来,全方位改变区域教育生态,打造了全力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同安样本。 如今,同安区是厦门新教育实验最火热的实践地。2010年,位于同安的厦门市梧侣学校成为全市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2021年,全国第...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这一民间教育改革行动,于2000年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发起,目前成效卓著,产生了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影响。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学校成立新教育推进领导小组,负责推动和协调管理新教育实验工作,不断提高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组长:副组长:组员:2.立足规划,有序推进。按照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教育。做优做强,做出特色, 创出自己的亮点和品牌。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宣传...
《新教育实验:中国教育改革的民间样本》是2019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永新。内容简介 2000年,朱永新教授发起了“新教育实验”,至今全国各地5200余所学校、570余万名师生投身其中,其理论和实践让诸多身处应试教育压力下疲于应付的教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改变了许多区域的整体教育生态。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