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原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3亿人。《通知》还提到,要提高新市民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新市民”落户记——总书记挂念的百姓身边改革事之户籍制度改革篇 一纸户籍,印着民生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户籍制度改革。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深度推动这项改革,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中下足“绣花功夫”,将顶层设计一项...
2006年2月,青岛市为使120万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与市民平等的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将外来务工人员改称为“新市民”,其子女称为“新市民子女”,取得暂住证的“新市民”可享受保险、房贷、考驾照、出国旅游、子女入学等待遇。同年8月,西安市雁塔区区委、区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新市民”称谓的通知》,标...
●新市民来源地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 随机调查发现,新市民主要来自徐州市周边省(市),苏鲁豫皖合计占比为72.57%(安徽省占32.67%、江苏省其他市占13.86%、山东省占16.44%、河南省占9.60%),其次是四川省占2.97%、黑龙江省占2.87%、河北省占2.38%、福建省和湖北省各占2.18%、浙江省占1.78%,其他...
新市民的金融需求 穿梭于街头巷尾的快递小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直接的消费服务,是物流体系的“末梢神经”。但同时,快递行业流动性大、风险性高、遍布全国,授信服务难度大,很多金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快递员是新市民需求的一个缩影。报告指出,新市民人群整体呈现出工作稳定性低、社会保障参与度低、抗风险力较低等...
近日,上海银行围绕新市民改善生活需求多、基础服务获取难、金融安全意识薄、养老保障规划少等痛点,依托网点深入企业和社区,加强宣导,为新市民建设美好生活提供金融助力。强阵地优服务 增强新市民获得感 为增强新市民获得感,上海银行在做好新市民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阵地建设,优化服务内涵,让新...
江海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市民服务中心位于南山路333号产业加速园内。中心周边厂企林立,外来务工人员众多,中心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软硬件设施条件优越,能够为新市民提供健身运动、儿童活动、会议培训等功能场所和教育培训、政务服务、文化文艺、议事协商、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服务。⬆️新市民服务中心...
服务好新市民,对于进一步提升消费恢复动力、尽快稳定房地产市场、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新市民这一群体约有3亿人,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服务好新市民,对于进一步提升消费恢复动力、尽快稳定房地产市场、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
192万“新市民”拥抱新生活 半月谈记者 汪军 李凡 949个集中安置点,46.5万套住房,192万“新市民”……过去“人无三分银”的贵州,“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山里人从最偏远、最贫穷的村庄走出来,生活、观念、思维为之一新。对比过去的吃穿住行,搬迁群众无比珍惜如今的生活。“新邻居团结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