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之战指三国时期227年 - 228年孟达两次为与曹魏敌国蜀汉相呼应而对曹魏的两次反叛。228年,叛乱被魏将司马懿平定。诸葛亮发兵进入曹魏。孟达被说服重归蜀汉,并受命攻洛阳。孟达计划协调进攻洛阳,迅速灭魏,但不曾想,司马懿在未得朝廷许可的情况下攻新城,将他击败。另外,孟达对帐下申耽、申仪等的将领叛变...
东兴之战是新城之战的前奏,发生在公元 227 年,东吴与蜀汉之间的关系由此急转直下。诸葛亮欲北伐中原,意在削弱曹魏的力量,而东吴则希望借此机会稳固自己的地位。东兴之战的结果,东吴虽小胜,但蜀汉的北伐意图愈发明显,双方的矛盾也随之加深。诸葛亮在东兴之战后,未能如愿以偿,蜀汉的北伐计划被迫搁置。此时,东...
在新城之战中,曹魏牙门将张特率三千人拒守,苦战月余,张特与将军乐方手下士卒病亡战死者过半。在此背景下,诸葛恪督师强攻,城池将陷。于是,张特行缓兵之计,向吴军伪降,意思就是让诸葛恪暂停进攻,自己马上就会出城投降。结果,诸葛恪却相信了对方,让己方士卒围而不攻。张特乘夜修补城防工事,等到加固完...
新城之战发生在公元234年,蜀汉的主力军队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向北进军,目标是魏国的北方重镇新城。诸葛亮这次北伐,兵力强大,计划周密,他希望能够一举打击魏国的力量,争取更大的胜利。在出征之前,诸葛亮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派遣侦察兵打探敌情,收集情报,同时加强了后勤保障,确保粮草充足。诸葛亮深知,北伐的成功...
新城之战,指的是中国春秋时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晋伐秦之战。前623年,晋国出兵攻打秦国的勍新城,攻占了新城。背景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展开了争霸战争,爆发了一系列晋秦争霸战争。过程 前623年,晋国出兵攻入秦国,围攻秦国河西地区的勍新城,以报复秦国在前624年,攻打晋国的王官之战。晋军攻占了秦国的新城。
新城之战是发生在1365年的战役。1365年2月,张士诚部将李伯升率军20万人进攻朱元璋部将驻守之新城(今浙江桐庐东北)。严州(今浙江建德)朱文忠见新城告急,急派兵赴援。张、朱两军会战,朱文忠用捣敌中枢之谋,自率中军精锐冲敌中坚,震撼张士诚军。此时,朱元璋左、右军同时进攻,城中守军也鼓噪出击,大败张军,...
在公元253年,东吴政权的重要决策者诸葛恪以太傅身份领军出征,率领规模达二十万的军队向北进发。这场军事行动中,东吴军队与曹魏部队在新城地区(现安徽省合肥市西部)发生了大规模交战。诸葛恪作为诸葛亮的侄子,在新城之战期间已距其叔父于五丈原去世二十年之久。尽管这次北伐行动与诸葛亮恢复汉室的初衷存在差异,...
新城之战:三国最大规模北伐,亦是诸葛家族与司马家族的东线对决 前言 无论是为了追求理想、争取权力还是寻求利益,三国末期,诸葛家族始终在不断进行北伐,并顽强地抵抗司马家族。公元253年,东吴的辅政大臣兼太傅诸葛恪率领20万军队北上讨伐,与曹魏军在新城(今安徽合肥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
新城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公元227年。这场战役不仅是蜀汉北伐的关键战役之一,也是三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之一。本文将详细探讨新城之战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其历史意义。一、历史背景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和东吴三国鼎立,彼此之间的战争不断。蜀汉建立后,面临着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