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若死而传于史官、谥于太常,则以其行状质其当不;其欲铭于碑者,则会百官议其宜述者以闻,报其家。其考法,凡百司之长,岁较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大合众而读之。流内之官,叙以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新唐书•百官志》载: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家禄一季;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这表明唐王朝A. 对官员的考评与官员升降赏罚直接挂钩B. 制定了严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家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这表明唐王朝( ) A. 对官员的考评与官员升降赏罚直接挂钩 B. 制定了严格考核官员的标准 C. 通过加强考核实现了唐王朝的长治久安 D. 选官考核存在严格等级秩序 ...
《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变迁反映出( ) A. 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 C. 唐朝...
《新唐书•百官志》载:“玄宗初,置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刷,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后改为翰林学七),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据此可知,翰林学士的设置( ) A. 分割了宰相职权 B. 提升了皇...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上述材料反映了唐代①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②有了
【题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鞘之工,二年;矢镞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弁之工,九月。教作者传家技,四委以令丞试工,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材料主要反映了【题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
《新唐书•百官志》载:"玄宗初,置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刷,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后改为翰林学七),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据此可知,翰林学士的设置( )...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家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这表明唐王朝 A. 对官员的考评与官员升降赏罚直接挂钩 B.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