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该碑“文佳、书好、刻精”,被后人誉为“三绝碑”。(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拓本)潍县城隍庙,明代洪武年间所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在大雨中严重受损。乾隆十七年(1752),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发出倡议,带头捐款重修了城隍庙,并亲自撰文书写了《新修城隍庙碑记》一文,令其门人司徒文膏镌刻于石,以记其...
乾隆十四年(1749),郑板桥就任潍县知县的第四年,经年失修的潍县城西城隍庙,在某日的大雨中倒塌了。郑板桥在视察之后,建议修缮,得到了乡绅们的附和、资助。三年后,城隍庙修葺一新,作为县太爷的郑板桥于乾隆十七年五月作成《新修城隍庙碑记》志其事,并由司徒文膏勒石...
乾隆十四年(1749),郑板桥就任潍县知县的第四年,经年失修的潍县城西城隍庙,在某日的大雨中倒塌了。郑板桥在视察之后,建议修缮,得到了乡绅们的附和、资助。三年后,城隍庙修葺一新,作为县太爷的郑板桥于乾隆十七年五月作成《新修城隍庙碑记》志其事,并由司徒文膏勒石。城隍庙碑,190×80 cm,现藏于山东省潍坊市博...
《新修城隍庙碑记》因其文章、书写、刻工俱佳,被誉为中国十大“三绝碑”之一。此碑高19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碑文计20行,905字,现藏于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郑板桥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54岁时撰文书写并由其门人司徒文膏镌刻于石。 乾隆十四年(1749年),郑板桥就任潍县知县的第四年,经年失修的潍县城...
郑板桥对该碑也是极为中意,他在《刘柳林册子》中曾经写道:“潍县城隍庙碑最佳,惜其拓本少尔。”郑板桥“修城隍庙碑记”的墨迹共有两个版本:一是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是前人保留下来的册页真迹,该草稿,现藏南京博物院(纸本,行书,22.3cm×18.3 cm,12开)。另一个则是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字是从碑上拓...
郑燮 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 乾隆十四年(1749),郑板桥(1693~1765)就任潍县知县的第四年,经年失修的潍县城西城隍庙在某日的大雨中倒塌了.郑板桥在视察之后,建议修缮,得到了乡绅们的附和、资助.三年后,城隍庙修葺一新,作为县太爷的郑板桥于乾隆十七年五月作成《新修城隍庙碑记》志其事,并由司徒文膏勒石(...
《新修城隍庙碑记》因其文章、书写、刻工俱佳,被誉为中国十大“三绝碑”之一。此碑高19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碑文计20行,905字,现藏于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郑氏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54岁时撰文书写并由其门人司徒文膏镌刻于石。 乾隆十四年(1749年),郑板桥就任潍县知县的第四年,经年失修的潍县城西...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高清 一点书法 û收藏 69 3 ñ69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人文艺术博主 4 毕业于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3 公司 书画界 查看更多 a 142关注 485.9万粉丝 36341微博 微关系 他的关注(125) 艳阳诗雨...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 【释文】 新脩城隍廟碑記 乾隆十七年,岁在横艾涒滩、月在蕤宾,知潍县事板桥郑燮撰并书 一角四足而毛者为麟,两翼两足而文采者为凤,无足而以龃龉行者为蛇,上下震电、风霆云雷,有足而无所可用者为龙。各一其名,各一其物,不相袭也。故仰而视之,苍然者,天也;俯而临之,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