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诤坚固】的含义,源自《佛学大辞典》的记载,描述的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现象。在佛陀涅槃后的二千五百年间,佛教的修行实践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变化过程。原本的实践修行逐渐趋向于形式化,失去了其原始的精神内核,不再能紧密连接个体内心的探索和提升。这种形式化的倾向导致了人们对佛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斗诤坚固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佛陀入灭后二千五百年间,佛教之实践修行渐次形式化,乃至于隐没不彰,大集经卷五十五、安乐集卷上等,将此二千五百年分为五个五百年,以表示佛教之消长,称为五五百年,其中第五个五百年即为‘斗诤坚固时代’。此一时代,宗派间互相争斗,宣称自身所...
这里的"斗"指的是争论,"诤"是关于优劣的争执。修行者们在法门之间争辩,各自推崇自己的方法,甚至净土宗内的不同派别也在相互比较,没有真正的赞美和接纳,只有不断的争斗和争论,这就是"斗诤牢固"。这种现象在娑婆世界并不罕见,它是这个世界特有的。在极乐世界,善人们聚集一堂,没有这样的退步和...
勿争门庭(末法斗诤坚..天台、贤首开法之人,或是古佛应世,或是菩萨示生,不得以此轻彼,以彼轻此。纵所说不全同,而各有所见,并非妄说。彼妄以门庭相争者,皆佛之逆子,各宗祖师之罪人也。四教、五教,本是一佛教。
佛说后五百岁,是斗诤坚固的时代,什么是斗诤?己是人非,争强斗胜。以佛门而论,近一千年,各宗各派,斗争非常激烈,相互攻击诽谤……时至今日,竟有人说念佛是著相修,是心外求法,冷眼观之,这些人才是真的灭佛灭法者。为什么?不依教奉行。华严最后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无不念佛求生净土。佛说:“末法亿亿人修行...
今人粗窥唯识,便拨净宗是一非余,斗诤坚固,目睹现状,慨然而已。◎ 夏莲居 法门无量本圆通 哪得分张矜异同几许名言添教海 一声佛号满虚空西方要诀经疏在 东土嫡传性相融唯识何尝轻净土 慈恩莫忘旧宗风 ...
参禅警语 2020-02-15 16:14:2107:086700 所属专辑:禅修入门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花匠论道 32866008 简介:读几本古人的典章,只愿与同参们同修,一起进步,早证正果。
斗诤坚固中略论时轮金刚法会 ──二十三年四月作于宁波延庆寺── 中华民国朝野名德缁素硕彦,于二十三年四月日,公请班禅护国广慧大师莅杭州灵隐寺修建‘时轮金刚法会’。时轮金刚,乃西藏黄衣派密宗无上瑜伽五大金刚之一;而班禅大师则黄衣派之宗主也。法会诸公将出会刊以宣扬妙义,征及刍荛,时值太虚讲法...
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第三个是「多闻坚固」,第四个是「塔寺坚固」,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坚决的斗诤才能成就。但是在《法华经》中,佛对前四个五百年只字不提,死死咬住第五个五百年。今年是佛历二五五六年,减去佛陀住世八十年,还有二十四年就结束「后五百...
边界-有感 世间斗诤坚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亲兄弟明算账等等 老话说的都是活生生的日常写照,时代在变人心从未变 世间人分别心坚固:就算是自己的手也要五个手指头比长短比粗细 修行人不但不能回避人性,而且要深知人性而保持边界,欲渡众生离苦海,自要修得金刚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