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eker 年代:1879 中文名:斑鳍[鱼衔]原始文献 Versl. Akad. Amsterdam v.18:95 模式产地 新加坡 俗名 高鳍(鱼衔), 准鼠(鱼衔)鱼,九棘鼠(鱼衔)鱼 生境 栖息于沿岸浅水至水深15米处 国内分布 南海, 台湾海峡 国外分布 泰国至日本南部 资料来源 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 9:5-6. 台湾鱼类志:512.
斑鳍白姑鱼,也称作斑鳍彭纳石首鱼,Pennahia pawak,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彭纳石首鱼属。体侧扁。口腔内为白色,鳃盖上方具黑斑块。体背部为银灰褐色,腹部银白。特征是背鳍软条的基部具数列细鳞,占软条高度的1/3。尾柄细长,尾鳍楔形。特征是背鳍软条的基部具数列细鳞,占软条高度的1/3。尾柄细长,尾鳍楔形。
斑鳍单臂细鲆 斑鳍单臂细鲆为辐鳍鱼纲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海水鱼,分布于中太平洋东部哥斯达黎加至秘鲁海域,栖息深度205-384米。体长可达18厘米,栖息在沙泥、砾石底质底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可做为食用鱼。
斑鳍斑鲆 斑鳍斑鲆是辐鳍鱼纲鲽形目鲽亚目牙鲆科动物。斑鳍斑鲆为辐鳍鱼纲鲽形目鲽亚目牙鲆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中西太平洋菲律宾、印尼及澳洲,栖息深度200-270米,体长可达22分,栖息在沙泥底质底层水域,以底栖性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为食,生活习性不明。
斑鳍鲨(学名:Parascyllium variolatum)是喉须鲛科、斑鳍鲨属鱼类。一般体长为60-91厘米。斑鳍鲨是细长的管状鲨鱼,带有短而宽的鼻子。头部狭窄,椭圆形小眼睛,下颌小。眼睛完全位于嘴后。喉咙里没有杠铃。这两个无脊椎背鳍的大小相似,第一背鳍的起源位于骨盆鳍自由后端的后面。肛鳍的起源远早于第二背鳍...
斑鳍蓑鲉(学名:Pterois volitans)是鲉科,蓑鲉属硬骨鱼。体长25-40厘米,体表黄色,布有红色至棕色条纹。背部有毒棘,胸鳍羽状,背鳍、臀鳍和尾鳍透明。两眼上方有数根触须。吻长而狭,背面中央凸起。眼中等大,眼间隔狭而凹入。口端位,上颌中央有一凹刻。鳃盖骨具一扁棘;鳃孔宽大。体被圆鳞或栉鳞。多...
斑鳍原黑丽鱼 斑鳍原黑丽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鲷科的其中一种。斑鳍原黑丽鱼,分布于非洲马拉维湖流域,体长可达24厘米,栖息在中底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可做为观赏鱼。
斑鳍飞鱼(学名:Cypselurus poecilopterus(Valenciennes, 1847)) ,又名花鳍燕鳐鱼、小乌、飞乌,为飞鱼科燕鳐鱼属下的一个种。概况 命名者:(Valenciennes, 1847)其他中文名:花鳍燕鳐鱼 俗名: 小乌、飞乌、花乌 英文俗名:Yellowing flyingfish;Yellowfin flying fish;Yellow-wing flyingfish;Spotwing ...
斑鳍光鳃鱼是雀鲷科光鳃鱼属动物。体长为体高2.3—2.4倍;为头长3.4—3.5倍。头长为吻长4.0—4.3倍;为眼径2.9—3.0倍。眶前骨与眶下骨下缘光滑无锯齿。鳃盖各骨边缘均无锯齿。眶前骨鳞2行,眶下骨鳞1行,颊部鳞3行,鳃盖鳞3行。体呈紫褐色,腹部颜色较淡。奇鳍呈黑褐色,仅鳍条后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