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幼林抚育,促使幼林提早郁闭;种子园要及时松土、除草、割除藤蔓,以破坏成虫的栖息环境;冬季深挖土可直接降低野螟越冬幼虫的虫口密度。 02 汞灯诱杀成虫 根据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以及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03 化学防治 对幼龄虫可喷施2.5%溴氰菊酯、20%灭幼脲等化...
【秒懂百科】原来斑螟长这样,本视频由秒懂百科之自然提供,416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在幼虫发生期,喷洒氟虫脲可分散液剂、氰戊·马拉松乳油或2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茄黄斑螟的危害,保障茄果类作物的健康生长。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玖柒veli千多多 2025-02-07 🐶新手养狗必看指南:20条实用建议!🐾...全文 玖柒veli千多多 2025-02-07 猫咪口臭不用...
斑螟是一种对向日葵造成严重影响的昆虫,其幼虫的食性具有显著特点。在幼虫的早期阶段,它们主要啃食筒状花,2龄和3龄后,它们会转移到葵花子实,沿着种子缝隙进行蛀食,将种仁部分或全部吃掉,导致种子形成空壳,甚至形成蛀花盘。这些幼虫会在花盘上钻出许多隧道,同时在花盘上吐丝结网,附着虫粪和碎屑...
斑螟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具有抗虫特性的品种是关键。那些硬壳层形成迅速的品种,如小粒油用种,由于其抵御害虫的能力较强,因此受害程度通常较低。相比之下,大粒食用种的抗虫性也相对较好。其次,合理的田间管理也能有效减少斑螟的数量。秋翻冬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在冬季将...
小斑螟的幼虫主要在水稻的拔节至抽穗期发生,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监测和综合防治小斑螟对保护水稻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三、小斑螟的监测方法 1.成虫监测:每年4月至10月是小斑螟成虫活动的季节,在此期间可以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小斑螟成虫进行监测。据实验室研究结果,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效果最佳,置放诱捕器...
豆荚斑螟 学名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 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豆荚螟、豇豆荚螟、大豆荚螟、洋槐螟蛾、槐螟蛾。分布 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分布。 寄主大豆、豇豆、豌豆、菜豆、扁豆、绿豆等豆科作物。 为害情况幼虫蛀荚,影响产量和质量。
微红梢斑螟 学名: 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又称松梢螟。鳞翅目, 螟蛾科。成虫体灰褐色, 长10~16毫米, 翅展20~30毫米; 前翅暗褐色, 有3条白色波状横纹,中室有一个肾形白斑, 外缘黑色,后翅灰白色(见图)。卵椭圆形, 长约0.8毫米, 樱红色。幼虫体长15~30毫米, 淡褐色, 头及前胸背板赤褐色, ...
斑螟在吉林和黑龙江地区一年内生活繁衍1至2代。冬季,它们以发育成熟的幼虫形式结茧于土壤中度过。当第二年7月底至8月上旬,葵花盛开之际,越冬代的成虫开始出现。成虫通常在白天隐藏,傍晚时分活跃,它们会聚集在葵花花盘上吸食花蜜,进行交配并产卵。斑螟的卵多分散在开花区的葵花花盘上,尤其在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