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矶山斑点热在其他国家亦被称为“壁虱斑疹伤寒”、“托比亚热”(哥伦比亚)及“圣保罗热”或“斑疹热”(巴西)。这种病是由一种由虱所传播的细菌立氏立克次体所引发。初发的征状包括突然的发热、头痛及肌痛,接着会发起皮疹。这种病症在初期很难诊断,但若没有即时及适当的治疗,是可以致命的。治疗 抗生素...
斑点热(Spotted fever,SF)是由一群病原体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引起的北亚热、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的落基山斑点热、小蛛立克次体引起的立克次体痘、康氏立克次体引起的钮扣热、澳大利亚立克次体引起的昆士...
立克次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其致病成员主要分为斑点热群和斑疹伤寒群两类。斑点热则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组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多以蜱虫为传播媒介,其分布也仅限于特定蜱虫的地理区域。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种类较多,导致的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
斑点热的症状和体征通常与蜱虫叮咬有关,约70%的病例有这种病史。潜伏期平均为7天,但范围在3到12天之间,潜伏期越短,病情可能越严重。斑点热起病迅速,常见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寒战、虚弱和肌肉疼痛。体温在短时间内可高达39.5至40℃,且可持续15至20天,早晨症状可能稍有缓解。初期可能出现严重干咳...
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是由立氏立克次体经蜱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地方性传染病,本病也称落基山斑点热、蜱传斑疹伤寒。临床特征有发热、头痛和皮疹,重型患者可危及生命。人群普遍易感,尤儿童和青年常见。病因 立氏立克次体的形态以球杆状为主,在进入体内后,立克次体先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内,接...
澳洲斑点热为澳大利亚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潜伏期7~10天,有发热和头痛,热程平均1周。蜱叮咬处有与恙虫病相似的焦痂,附近淋巴结肿大,伴疼痛、触痛。病程3~4日于躯干及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病情一般较轻,预后良好。外斐试验OX2阳性、OX19弱阳性,OXk阴性,可与恙虫病相鉴别。也可从患者血中用组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研究所的专家在《感染杂志》(Journal of infection)发表的致编辑信(Letter to the Editor)中指出,由日本立克次体导致的日本斑点热,在中国呈流行增长趋势,已成为主要的立克次体感染威胁。 蜱虫传播病原...
近年来,一些新的斑点热病种不断涌现,如日本的东方斑点热、苏联的Astrakhan热、以色列蜱传斑疹伤寒、非洲蜱传热、Flinders岛蜱传斑疹伤寒及其他一些尚未命名的斑点热。 一、病原 斑点热的病原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的病原性立克次体,目前已确认的对人致病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已有20多种,有毒力最强的立氏立克次体...
最初粉红色斑疹将变成深色斑丘疹。约4天,疹损会变成瘀斑,融合成大片出血区,最后溃烂。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烦躁、失眠、谵妄和昏迷及脑炎症状;在严重病例血压下降;肝肿大可存在,但黄疸不多见,局部肺炎可产生。未接受治疗者可产生肺炎,组织坏死和循环衰竭,心和脑后遗症。在暴发型病例可因心跳突然停止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