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天宝岩保护区工作人员日前在保护区开展日常巡查时,发现了一只正在椿叶花椒树上觅食的斑尾鹃鸠。它是目前天宝岩保护区记录过的鸠鸽科5个鸟种中唯一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鸟种。斑尾鹃鸠 廖金朋 摄 “斑尾鹃鸠胆子非常小,十分警惕,喜欢躲在枝条或果簇外。”保护区巡查人员说,直到一群黑短脚鹎、灰...
英文名称:Barred Cuckoo-dove; 学名:Macropygia unchall。 斑尾鹃鸠体长38厘米,体大而尾长,叫声低沉似“coo-um-coo-um”声,它的背部和尾部布满了黑色或褐色横斑。斑尾鹃鸠头呈灰色,颈背呈亮蓝绿色,胸部偏粉,渐至白色的臀部,雌鸟无亮绿色。 斑尾鹃鸠的分布...
🍎 斑尾鹃鸠非常喜欢吃一种小果子,我观察的两天里,它们几乎都在享用这种果实。中午时分,它们会像其他鸽子一样在树上小憩,脚几乎收起来,样子十分可爱。🦜 性别识别:斑尾鹃鸠的性别可以通过脖子上的花纹和颜色来区分。雄性鸟的脖子是红棕色的,而雌性则是浅黄色的,并且有横纹。它们的脖子后方有一些蓝绿色的羽毛,随...
斑尾鹃鸠华南亚种(学名:Macropygia unchall minor)。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上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外形特征 体大(38厘米)而尾长的褐色鹃鸠。背及尾满布黑色或褐色横斑。头灰,颈背呈亮蓝绿色。胸偏粉,渐至白色的臀部。雌鸟无亮绿色。背上横斑较密,尾部横斑有别于同地区的...
斑尾鹃鸠(学名:Macropygia unchall),英文名为Barred Cuckoo-Dove,是鸽形目鸠鸽科鹃鸠属的鸟类。它们体长大约37-41厘米,体重在153-182克之间。雄性斑尾鹃鸠的胸部有明显的黑条纹,而雌雄鸟都有颈后青铜绿色的光泽。雌鸟的头部和胸部呈红棕色,逐渐向脸部和腹部变为淡色。背部、翅膀和中央尾羽有黑色和栗色条纹,外侧...
斑尾鹃鸠范文 斑尾鹃鸠(学名:Macropygia unchall)体长38厘米,是体大而尾长的褐色鹃鸠。背及尾满布黑色或褐色横斑。头灰,颈背呈亮蓝绿色。胸偏粉,渐至白色的臀部。雌鸟无亮绿色。背上横斑较密,尾部横斑有别于同地区的其他鹃鸠。不常见,生活于海拔800-3000米间的山地森林。结小群活动。疾速穿越树冠层。落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9月4日消息(记者 刘孙谋)近日,在海南五指山番阳镇布伦村林间溪水里,3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尾鹃鸠在此饮水,该行为实属罕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尾鹃鸠 摄影:刘孙谋 据了解,斑尾鹃鸠通常成对活动,偶尔单只,很少成群活动,而此次30只左右的斑尾鹃鸠成群活动实属罕见。据五指山市番阳...
斑尾鹃鸠(学名:Macropygia unchall),英文名是Barred Cuckoo-Dove,属于鸽形目鸠鸽科鹃鸠属。它们的体长大约在33到40厘米之间,尾巴特别长。背和尾巴上布满了黑色或褐色的横斑,看起来非常漂亮。雄鸟的头是灰色的,颈背部分呈现出亮蓝绿色,胸部偏粉色,逐渐过渡到白色的臀部;而雌鸟的颈背没有亮绿色,其他部分和雄鸟相...
斑尾鹃鸠,这种无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其独特的尾部横斑在鸟类中脱颖而出。它们通常成双成对地活动,即便与其他鹃鸠相比,也显得别具一格。这种鸟儿心性宽广,见到人类时并不会立即飞走,而是会停留片刻,用那低沉的“coo-um-coo-um”叫声与人对视,然后才缓缓起飞。从动物分类的角度来看,斑尾鹃鸠属于脊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