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姬地鸠主要分布在泰马半岛到苏门答腊和爪哇,也被引入了一些岛屿,如夏威夷和台湾。它们喜欢栖息在较为开阔的地方,如草地和填海地,而在森林中较为少见。2021年1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观察到三只斑姬地鸠,这为中国该鸟种的新纪录。在新加坡,斑姬地鸠非常常见,人们经常可以在裸露的地面上和较低的草地上看到...
🌴在东南亚的原生地,有一种鸟类以其独特的黑白斑马纹和悦耳的咕咕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近年来,这种名为斑姬地鸠的鸟类频繁出现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成为了那里的新宠。🦜斑姬地鸠,又名斑马鸠,属于鸽形目、鸠鸽科、姬地鸠属。这种小型长尾鸟类以其灰棕色和黑白相间的细条纹羽毛为特征,体长大约在20至23...
日前,“行为生态与保护”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广西鸟类观察重要记录汇总 2024年1-6月》,首次记录了在北海市海城区发现斑姬地鸠,刷新了广西鸟类新纪录。文章截图 据了解,国内第一笔斑姬地鸠记录来自2021年1月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而勐腊县也是目前国内几乎唯一可以观察到...
斑肩姬地鸠,Geopelia humeralis (Temminck., 1821),鸽形目,鸠鸽科,姬地鸠属的一个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
【#广西首次记录到斑姬地鸠#】近日,广西北海市鸟类爱好者在拍摄鸟类时,在海城区记录到一只斑姬地鸠,这是广西首次发现并记录到该鸟种。斑姬地鸠是鸽形目鸠鸽科姬地鸠属的一个物种,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常见,但在国内比较少见,一般只在云南西双版纳能看到,云南勐腊县是此前中国国内唯一可以观察到斑姬地鸠的...
斑姬地鸠是鸽形目鸠鸽科姬地鸠属的鸟类。原生于东南亚,现已广泛引入至多个地区,包括夏威夷。 ✨ 头部前额、面部及喉咙呈淡蓝灰色,头顶及颈背为灰棕色,颈后部具细白棕色和黑色条纹,颈侧、胸及腹侧有黑色条纹。胸部中央为紫粉色,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上体浅棕色,翼覆羽渐变为灰色,具黑色边缘形成条纹效果。次级...
🐦 斑姬地鸠(学名:Geopelia striata),也被称为斑马鸠,是鸠鸽科姬地鸠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它的羽毛主要是灰棕色,局部带有黑白相间的细条纹,非常美丽。🌍 这种鸟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包括马来半岛、大巽他群岛至菲律宾群岛等地。在泰国南部、缅甸德林达依省、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菲律宾以及印尼的苏门答腊岛...
乍纳斑姬地鸠养殖协会介绍说,该县30%的居民都在养殖斑姬地鸠,而制作和售卖与养殖相关的产品,比如鸟笼和鸟食等,也能为居民带来丰厚收入。 泰国斑姬地鸠的出口国主要为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养殖斑姬地鸠每年可为当地带来1亿泰铢(19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人员在园内曼安公寓附近观察并拍摄到3只斑姬地鸠(Geopelia striata),为我国鸟类新纪录。 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高级工程师赵江波博士介绍,此次拍摄到的鸟上体以棕灰色为主,具有几道黑色横纹,喙及脸部呈浅灰色,尾部较细长,经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 (第三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