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又专门邀请文运昌前往北京做客,文运昌这次去北京时,专门带了一本《毛泽东自传》(埃德加·斯诺著),他想跟毛主席“理论理论”。原来,在《毛泽东自传》中,毛主席曾提到过他非常的感激表兄文运昌。但是,对文运昌在革命时期的表现,毛主席也没有讳言,直言表兄曾“参加过反动工作”,指的就是文运昌在...
4月27日,田家英亲自前往前门饭店将文运昌三人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当三人走下汽车后,发现毛主席和江青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当毛主席看到文运昌和文涧泉的熟悉面孔时,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然后亲自给江青介绍了一下他们三人的身份。听着文运昌三人那一口熟悉的湖南乡音,毛主席越发感到亲切,和他们站在门口聊了...
1929年,国民党反动派抄了毛泽东的家,顺带也整治了一下文家,毛泽东的八舅,即文运昌的父亲文玉钦被绑至监狱,饱受摧残,虽经人营救出狱,却在出狱后不久去世。自从毛泽东干上了革命,文家灾祸不断,文运昌的日子也过得很苦。而他也很久没有得知表弟的消息了,自从长征开始,两人便失去了联系。好在1937年国共第...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访问,谈起了自己读书时的往事。他特别提到,那时候多亏了表哥文运昌的帮忙,才让他能够安心学习。文运昌心里挺不痛快,他琢磨着,自己费了这么大劲儿帮毛泽东,结果连个小小的职位都没捞着,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去。尽管他们在工作安排上总是遇到麻烦,但这并没有...
而彼时的文运昌在东山学堂读书。谈起自己正在就读的学校东山高等小学堂,文运昌滔滔不绝。这是一所中西合璧的学堂,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余,同学们还能从这里学习到以前没有听说过的新鲜现代科学知识。文运昌告诉毛泽东,洋人的机器织布效率远远高于中国传统的手工织布。正因如此,他们把机器生产的价格更为低廉的布...
20世纪初,湖南一个少年寄居在外婆家。这个少年就是日后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毛泽东。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表兄文运昌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七妹在十八岁时与毛顺生成婚,生下毛泽东后,由于之前两个孩子不幸早逝,她决定带着毛泽东回娘家生活。在文家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中,毛泽东与比...
文家的亲人们都围拢过来,高高兴兴和主席合影。人们突然发现,主席的表兄文运昌没有来,或者说,他不愿意来。文运昌是毛泽东少年时期最为亲密的表兄弟,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之中,毛泽东经常写信给文运昌,将自己的所失、所得讲述给表兄听。为何这样深厚的兄弟情,到了国泰民安的时候,反而就淡漠了呢?毛泽东的父亲...
文运昌是11月到达北京的,说实在的他此行目的必然不是做寿的,但是他具体来干什么,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在文运昌还没有到北京之前,毛泽东就听到了一些风声,说文家外婆那边的一些人不太愿意服从政府管理,毛泽东向来公私分明,自然不能接受自己的家人 如此,后来在毛泽东的再三确认之下,确证了文家的一些亲戚,...
毛泽东写信给亲人表达思念,同时婉转地谢绝了文运昌的请求,称延安生活艰难,待遇相同,并无工资,建议他寻找其他工作机会。这封信也暗示了他们未来关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文运昌写信给毛主席,希望能在新政府里找到个工作,改善生活。但毛主席的回信让他非常失望。毛泽东没提具体工作安排,只说身体要紧,家宅和乐...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运昌作为毛泽东八舅父文玉钦的次子,于 1884 年呱呱坠地,在同族兄弟里排行第十六。因年长毛泽东九岁,便荣幸地成为毛泽东口中亲切的“十六哥”。遥想当年,毛泽东幼年寄住外婆家的那段时光,他与“十六哥”文运昌恰似两个相互吸引的星辰,彼此投缘,情谊的纽带紧紧相连,深厚而绵长。彼时,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