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文物局9日发布,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一次成功合作。2022年10月和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新增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首次明确了对流失境外的中国文物的追索权和有关程序,同时增设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为我国开展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及开展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提供了有力的法律...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昨天(8日)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新增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第八十一条:国家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依法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开展追索;对非法流入...
央视网消息:国家文物局9日发布,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一次成功合作。2022年10月和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昨天(8日)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新增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第八十一条:国家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依法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开展追索;对非法流入...
2019年,国家文物局还专门成立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截至目前,中国已与秘鲁、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建立了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及非法出境的政府间合作框架,成功促成了43批次、19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中美两国政府已第三次续签“关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二是新增国家文物局、外交部为免税主体,支持文物追索返还和保护。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管理。增加前置审核程序,发挥主管部门的专业性和职能作用,省级及以上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在进口藏品前,需向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提交免税进口藏品申请,由两部门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强化后续监管,各级文化旅游和文物行政管理...
近年来,秘鲁、柬埔寨、伊拉克等国加大流失文物追索力度,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广泛动员各界力量、加强国际合作和外交谈判等方式,促成多批次文物踏上回家之路。秘鲁文化部文化遗产保护司司长——打造严密的文物追索网络,让更多文物得以回归的努力成效显著 秘鲁文化部近日举行交接仪式,接收了德国、阿根廷、奥地利、加拿大和美国...
文物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与科技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加强文物保护信息化建设,鼓励开展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同时强调国家鼓励开展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文物保护技术,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功促使2100多件(套)...
当地时间4月17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仪式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举行,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将缴获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移交中国政府。经初步鉴定,专家判断该批文物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我国藏传佛教文物,涉及佛塔、佛像、佛教饰物等类别,涵盖铜、泥、象牙、木等材质,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