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最具代表性的十大文化遗产。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公约》。明确了文化遗产的定义: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
感受历史的厚重!36件中国博物馆国宝图鉴 “后母戊”青铜方鼎、四羊青铜方尊等大名鼎鼎的国宝,你见过吗?除了国博,还有河南博物院的武则天金简、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这些珍贵文物穿越千年,带我们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份中国博物馆的国宝图鉴,值得收藏。(人民日报)
湖南博物馆 《素纱襌(dān)衣》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夫人古尸,“千年不腐”的她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文化贡献巨大。除了辛追夫人遗体这一国宝外,在她的墓葬中还有一件知名度很高的文物,素纱襌衣。素纱襌衣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实物衣服。这是一件西汉早期的织绣长袍,距今2200多年了,是世界上最...
大熊猫标本是研究大熊猫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个方面非常重要的资料。清代宫廷文物:展示了清朝宫廷文化的瑰宝和精髓。清代宫廷文物记录了清代皇室的生活方式、艺术审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信息。具体来说,这些文物涵盖了以下一些方面:1. 服饰:宫廷龙袍、凤冠霞帔等服饰展示了皇室的穿着习惯和宫廷的等级制度;2....
兵马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又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3-...
古玩,又称文物、古董等,是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化遗存物质,包括传世品和地下出土品。被视作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其中自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解释 解释:1.元 吴莱 《陈彦理昨以汉石经见...
中国国宝文物介绍资料中国的国宝文物有很多,其中包括商代的四羊方尊、后母戊大方鼎、汉代的金缕玉衣、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等。 1.四羊方尊,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主要以祭祀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为58.3厘米,重达34.5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尊工艺之精湛、造型之...
今天,收藏这组中国56项世界遗产图鉴 蜿蜒盘旋的长城、气势雄伟的泰山、风光旖旎的九寨沟……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和自然遗迹星罗棋布。今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九图速览中国56项世界遗产全名单↓↓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关于文物资料(郝艺静摘抄) 文物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辞海》中对文物的解释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