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大学士是什么官 历史学家 文渊阁大学士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一个官职。在明朝,这一官职最初设置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品阶为正五品。当时,朱元璋在废丞相后,为了协助处理政务和提供顾问,仿照宋制设置了包括文渊阁大学士在内的多种殿阁大学士。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大学士开始更多地参与机务,其品级也逐渐得到提...
丘濬以政治家见称于史。他一生仕途顺畅,官至卿相,且著书立说,为世人敬仰。丘濬于景泰五年(1454年)获进士,一生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先后出任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要职,弘治七年(1494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海南人而至“宰相”者,唯明之丘濬...
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文渊阁大学士的品级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文渊阁大学士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官职。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皆以殿阁名入衔,明有中极、建极、文华、武英等殿和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无定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文渊阁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文渊阁大学士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初属内阁,为皇帝秘书机构官员,正五品。明成祖后地位逐渐上升。明朝中后期,大学士常以三孤兼任尚书,地位尊崇,为皇帝起草诏令,批答奏章,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实权,号称辅臣。此外,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
清朝的大学士有“卜相非翰林不与”之说,意思就是选拨宰辅、大学士,必须具备翰林资格。整个清代内阁大学士中汉人总共119人,其中翰林出身的101人,进士出身的只有17人,而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左宗棠,他是举人出身。可以说作为百官统率的内阁大学士几乎是被翰林垄断的。
二阁指的是: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他们是干嘛的呢?主要就是给老朱当秘书的。天下奏章千千万,老朱眼睛看瞎了都看不完。可他又不好意思恢复宰相制度,所以就想出了让内阁大学士参与处理奏章。记住了,这个时候的殿阁大学士,只是正五品官职。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所以权力还在老朱手里,活却分摊...
洪武十五年(1382)设立华盖、武英、文华三殿及文渊、东阁二阁,殿阁均设大学士,加之仁宗时所立谨身殿大学士,共有四殿二阁,构成明代殿阁的基本规模。 明成祖即位之初,“遂开内阁于东角门内”,令阁臣入直文渊阁(又称“入文渊阁办事”,更有称“学文渊阁事”者),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后,内阁则设在午门内...
清代大学士,主要承袭明代内阁制度,也叫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正一品。某殿某阁其实是的涉及到他们的排名。明朝朱元璋最初设殿阁大学士,分文华殿、华盖殿、谨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他们只是作为自己的秘书班子,做一些辅助工作,官阶仅有正五品,到了朱棣继位后,正式派亲信官员入值文渊阁,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