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大火是长沙历史上毁坏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为性质的火灾,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长沙文夕大火(5张) 。 3 背景条件 3.1 焦土政策 抗战中最先提起“焦土抗战”战略思想的人是李宗仁。他曾发表《焦土抗战论》,正式提出这一完全抗日的主张,随后发表一系列文章,...
“文夕大火”后,国民政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并对长沙进行了一定的重建工作。但这场大火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它不仅摧毁了长沙的物质财富,也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和希望。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文夕大火”的教训是深刻的。它警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因恐...
文夕大火,也称为长沙大火,是该市历史上毁坏规模最大的一次人为火灾。在二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除了斯大林格勒、长崎和广岛,还有就是长沙。这场大火无情又恐怖,烧了五天五夜后,全城超过八成以上的房屋被烧毁,曾经繁华的街道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有这么一场大火,直接烧了五天五夜,这是一场人为...
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又称长沙大火或火烧长沙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于1938年11月13日。这起事件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采取了所谓的“焦土抗战”政策,导致长沙市被纵火,死亡人数超过3万,全城几近付之一炬。这场大火并非地名或人名,而是因起火当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文”,再加上大火发生...
”此次大火,史称“文夕大火”。事件发生后,面对“舆论汹涌”,蒋介石亲自批示要追究责任。放火焚毁长沙城,原本是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于11月12日上午9时许收到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发来的“文侍参电”,即蒋介石下达的“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的指示后仓促制订的计划。张治中接到电报后,立即命令省保安...
有些人就这个事儿搞研究,说“新墙河”这名字可能是文夕大火的一个罪魁祸首!因为离长沙只有3公里的地方,恰好有个名儿叫“新河”。当时日军本在新墙河之外,却被误传为已到新河 在岳阳,有个新开的抗战史馆,2015年才刚揭开神秘面纱,名字叫新墙河,里面全是抗战的故事。老实说,这种说法就跟面条没煮熟似的,...
因12日电报代码为“文”,故史称“文夕大火”。文夕大火给长沙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大量的市民在火灾中丧生,许多家庭支离破碎。具体的死亡人数虽难以精确统计,但据估计,遇难者达数万人。无数人在这场人为的灾难中失去了亲人、朋友,幸存者也大多流离失所,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长沙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遭受了...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
文夕大火是长沙历史上毁坏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为性质的火灾,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背景条件 焦土政策 抗战中最先提起"焦土抗战"战略思想的人是李宗仁。他曾发表《焦土抗战论》,正式提出这一完全抗日的主张,随后发表一系列文章,明确提出:"举国一致,痛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