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香包,古称香囊,其意蕴,如什字塬黄土般身后,其源流,同端阳节一样悠长。为老人求寿、男女求婚、儿女求福、家庭求吉、旅途求顺、病者求愈、五谷求丰、生意求利,无不赋予以展现生命、活力,表达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内涵,更具率真而拙巧,古朴而传神。灵台剪纸 剪纸,是灵台县民间传统艺...
我们从3100多年前的文王灵台一路寻踪而来,完成了心灵的悟道与文化的寻根,回归到我们身处的时代,回归到我们脚下的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其神奇不仅在于我们的先祖在此创造了历史伟业,书写了精彩篇章,更在于今天的灵台儿女正心诚意,扎根这片文化的...
而据灵台县民国二十三年二月《义复古迹隐形山庙地叙》云:“隐形山者,为吾邑保障第一名胜古迹之地也,昔萧梁志公和尚之大涅槃,曾脱殻于兹,有骸骨在其像中焉。”由此可知,志公禅师实际上为高志山云寂院的开山之祖,这是灵台县极其宝贵的文化遗...
民俗文化 ▏灵台秦腔艺术 灵台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灵台地处陇东南部,南及西部与陕西毗邻,历史上曾属秦昭王灭义渠戎国后置的北地郡,秦始皇统一前,在今邵寨镇曾置鹑觚县。秦人秦风的引导熏陶,加上“地连畔、屋连脊”的地域关系,使灵台成为秦腔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地区。 在旧社会,有的乡镇过会...
如今所见的“灵台”,是在1985年于原址复修的,融合了灵台民间建筑特色、唐宋古建筑艺术风格及南北朝纪念建筑格式,以宫厅、楼台、庙殿为一体的构架,通高36米,基围96米。两侧碑廊内,镶嵌着民国时期原碑石及当代领导、名人题词碑200余方。如今,“灵台”已成为人文历史的象征,灵台旅游文化的标志。近年来,灵台...
讲述灵台|神秘古国中的文化瑰宝 灵台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秦代置鹑觚、阴密二县,隋大业元年(605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名始见于史册。 古灵台 古灵台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为...
现在,走进位于灵台县城荆山森林公园内的灵台县博物馆可以看到灵台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铜文物,珍贵文物数量位居甘肃省基层博物馆前列,尤其以西周、秦汉青铜器比较著名。 在灵台旅游,参观灵台县博物馆成为游客了解当地灿烂的商周文化必去之地。 商周文化可以说是灵台现代文明的源头。 时至今日,灵台的饮食中酸汤长面是周...
白草坡距灵台县城30里。1967年10月,人们在白草坡先后发掘了8座西周墓,1座车马坑,共出土各种青铜器300多件,涵盖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堪称“青铜王国”。出灵台县城向西北而行,不远就是白草坡。穿村而过,往前走500米,一个三角形的斜坡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当年西周墓葬出土的地方。这是一块坐...
灵台人受古商周文化影响,千百年来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热闹、繁琐的婚嫁习俗。提亲旧时,灵台男女婚姻沿袭儒家“父母之名,媒妁之言”的传统,结婚之前,必须要有人提亲。男女长到一定年龄(男约十六、七岁,女约十三、四岁),双方就请媒人说合,称为提亲。媒人一般都是伶牙俐齿、能...
处在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法门寺—兵马俑”旅游热线上,境内自然生态良好,黄土高原风光旖旎,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构建起了灵台县商周历史文化和皇甫谧文化遗产旅游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