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法国战略研究学者克利斯蒂昂·圣·艾蒂安纳写下《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理解明天之世界》一书,其中特意提出要对中国发动一场“思想战争”,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想战争才能打败中国,消除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威胁。无独有偶,法国另一位学者费雷德雷克·马尔戴尔也写了一本书名为《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的...
持续性文化战争是文化群体之间对思想、物质及文明产品影响力的持续争夺。这种争夺本质上是对文化的构建与扩展,模因间的较量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文化战争的动因:持续性文化战争源于文化群体的回应与情感交流。文化群体通过丰富自身的文化厚度,增强在文化战争中的竞争力,实现长期对抗。文化战争的策略与...
这种极化和撕裂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因而,它被称为一场“文化战争”(culture war)。 尽管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其火药味十足,只要浏览一下各种媒体和舆论平台就可见一斑。 2018年8月24日,乔治城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在《纽约时报》撰文,题目是“美国无休止的文化战争”。他本人参加过1968年芝加哥街头抗...
“文化战争”的兴起 “文化战争”概念最早由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家詹姆斯·亨特在其1991年出版的《文化战争:界定美国的一场斗争》一书中提出。亨特认为,“文化战争”根植于“不同理解体系的政治与文化仇恨”,对抗双方都力图争夺主导权。“文化战争论”将美国社会分为“...
在我国龚自珍的《古史钩沉论》中也曾说过,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这就是我国关于文化战争比较清晰的叙述。而二战时期小日本鬼子在东北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东三省的学校教日语,不准说中国历史等等。一直到了现在,热度一直不减的人教版教材插画事件深挖出来的关于西方文化对我们中国文化教育所作出的的不齿行为!如果...
这就是文化战争失败的后果。现在在很多领域设置了乱七八糟的监管和审查,它防得住的只有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而这正是拥戴我们自己文化的主力,而那些所谓的精英分子,他们依靠着背后的支持力量,依旧屹立不倒,平台也一直忌惮他们背后的力量,而不敢对他们动手,最后防住了自己人,却让文化战争的敌人,在自己的地盘...
从非洲、美洲,到亚洲、澳洲,几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文化战争的痕迹。纵观几千年的华夏历史,文化传承久远。但是,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人第一次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怀疑。于是有了留洋求学,有了共和制在中国的实验,有了西洋文化对中国的输入。是中国的文化真的不行了吗?当然不是。中国历史上被...
文化战争是指在文化领域中的一场意识形态冲突或竞争。它是指在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观念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各方力图通过文化传播、教育、媒体等手段来推广和捍卫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并试图影响或改变其他文化群体的观念和价值观。 文化战争经常出现在国家、民族、宗教、种族以及社会群体之间。它可以涉及到宣传、...
“文化战争"一词指的是意识形态和道德冲突,这种冲突在许多西方民主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政治话语中日益凸显。这些冲突围绕着堕胎、LGBTQ+权利、移民、枪支管制以及宗教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亨特,1991年,1993年;哈特曼,2019年)。文化战争不仅仅是政策辩论,更是关乎社会身份和价值观的斗争。它们触及根深蒂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