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伯仁国画作品赏析 文伯仁,生于1502年,卒于1575年,是明代的一位杰出画家。他字德承,号五峰、摄山长、葆生、摄山老农、五峰山人、五峰樵客。文伯仁是文徵明的侄子,他出生于湖广衡山,但家族原籍长州(今江苏苏州)。然而,他的性格却十分暴躁,曾因与叔父文徵明发生争执而入狱。尽管命运多舛,但文伯仁的...
文伯仁画山水受文徵明影响很大,纵然他们之间有过矛盾,也不能否认这一事实。文徵明画山水有粗细两种风格,文伯仁也是如此。这幅《湖光山色》属于细笔山水,画中弥散的烟气增加了细笔特有的柔美风情。清新淡雅的山水景色,就是人们心中的江南模样。文伯仁笔墨淡雅清新,让人感受到自然山水中蕴藏的诗意美。有时候在...
“长物·居园”展览中展出的第一幅文伯仁山水轴画作,远景为层峦叠嶂的山林,飞瀑从山间跌落,汇成溪流,水上架桥,有高士携杖而行,近景为苍松弱柳,生长茂盛,水边林下亭舍掩映,恍若人家仙境。此画构图饱满,山水之间尽显郁茂胜景,左上角有五峰山文伯仁题词并钤印。 △山水轴 明 文伯仁 天津博物馆藏 △“长物·居...
《万山飞雪》采取了常见的“上留天、下留水”高远构图法。为与雪景区分,文伯仁以淡墨晕染水泽与天空,用浓淡相间的笔墨勾勒出飞雪飘飘的一隅山林。 画中细节同样十分丰富。行人或撑伞,或戴斗笠,或裹着麾袍,或穿着蓑衣。 图| 明·文伯仁《四万山水图》(局部...
文伯仁(1502---1575)明代画家,字德承,号五峰、摄山长、葆生、摄山老农、五峰山人、五峰樵客,汉族,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侄子。性暴躁,好使气骂座,少年时曾与叔徵明相讼,一度系狱。工画山水,效王蒙,学"三赵"(令穰、伯驹、孟),笔力清劲,岩峦郁茂,布景奇兀,时以巧思发之,名在...
《明文伯仁方壶图》是明代画家文伯仁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明文伯仁方壶图》描绘的是碧波万顷、祥云缭绕中,有仙岛浮现,道观数处隐于其间。依道教传说:仙山有五,方壶山即其一。<列子汤问>即言:"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蟜,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此...
《四万山水图》的画面表现,不仅说明了此时其山水画风格应已逐渐成熟,同时也印证了文伯仁的画风多样。文伯仁,字德承、号五峰、五峰山人、摄山老农,出身于书香世家。擅长绘画,以文人山水画见长,曾进入县学就读,屡试不中后放弃科举,以卖画为业。他的画风多样,上探唐、五代画风,取宋元大家笔意,兼具各家之...
《圆峤书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文伯仁于1550年(明嘉靖庚戌年)创作的一幅青绿山水画,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不仅是文伯仁传世最早的一件青绿山水画,更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明代山水画的卓越成就。文伯仁(1502~1575年),字德承,号摄山老农、五峰山人、五峰樵...
文伯仁是习仿文徵明风格的后辈与学生中,自成面目,卓然出众者。他将文徵明结构繁複的图式,朝更精緻严密的方向发展,以工细的用笔与敷色,别出心裁的构图,表现鬱茂清幽的山林胜景,散发出文派作品特有的雅澹气质。观者常以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的王蒙(1308-1385)与之相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文伯仁 云岩佳胜...
这幅《青山琴韵》是吴门画家文伯仁的作品,他是文徵明的侄子。他的早期作品以临仿赵子昂为主,采用青绿技法画构图饱满的山水景色。从风格特征判断,《青山琴韵》属于这一时期。画中空间处理略显局促,没有达到位置经营起承转合的效果。不过,他在抒情表达方面,以意趣为主,用色彩呈现出自然山水的清劲文雅之美。